文档介绍:武汉大学电气学院
2010春季毕业论文工作安排
毕业论文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环节,了解电气工程生产现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巩固和加深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本科培养的要求,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达到网络教育旨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
由于网络教育非全日制教育的性质,大部分学生来自于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部门,基本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工作负担较重、工作纪律及岗位职责严明,较难实施长时间脱产实习及设计计划,综合这些特点,学院依据《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关于本科(业余)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精神,制订了关于电气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工作安排如下:
论文选题与审核
1、根据本专业培养要求、学生的上述特点以及电气工程领域应用需求,学院拟订了以下专业方向的参考选题范围:
(1)无人值守变电站电气系统研究
(2)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
(3)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
(4)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研究
(5)城镇箱式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研究
(6)城乡变电所电气系统研究与改进
(7)城网负荷预测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8)GIS平台在输电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9)LAS信息应用综合查询分析系统的实用化研究
(10)LAS信息应用综合查询分析系统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1)LAS信息应用综合查询分析系统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2)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体系研究
(13)农村电网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14)智能化配电台区研究
(15)农村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研究
(16)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
(17)输电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
(18)电网实时预警防御系统研究
(19)输电线路防灾系统研究
(20)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关键技术研究
(21)电网和谐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2)接地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23)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故障分析与改进
(24)防窃电装置的研究与改进
(25)配电网无功功率优化研究
(26)冲击负载引起电压波动与闪变分析研究
(27)用户供电事故自动回馈系统分析研究
(28)电力系统谐波抑制方法研究
(29)电能质量模糊定量评价系统研究
(30)××小区供电方案研究
(31)双回电力线路故障测距研究
(32)电力网络潮流计算系统分析研究
(33)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研究
(34)电力系统振荡的预防与改进
(35)短路电流计算及继保整定系统分析研究
(36)电网无功优化分区研究
(37)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研究
(38)运算放大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39)单相接地故障分析研究
(40)高压输电线路线损研究
(41)电力系统潮流和网损分析研究
(42)配电网故障恢复研究
(43)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研究与改进
(44)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
(45)配电网自动化体系结构分析研究
(46)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47)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研究
(48)配电网可靠性分析与研究
(49)输电电缆常见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50)状态检修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学生可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技改立项、工程施工设计、生产现场应用技术开发设立课题,理论联系实际,使课题更具实用性;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选题要有确切性与可行性。②选题要有实用性。③选题要有创新性。
2、学生选好题目后以邮件的形式上交各班主任,
阳泉地区:汪溪@
太原地区:胡晨@
临汾地区:赵文蛟@
长治、晋城地区:弓强 gq@
选题截止时间为2012年1月5日。
撰写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定论文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
2、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应符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抄袭现象发生。
3、毕业论文(设计)文本要按照统一规范格式打印,装订成册。
4、毕业论文的内容包括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
5、毕业论文(设计)不少于10000字;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文摘要字数为300~500,并要求有相应的英文翻译。
三、论文指导及答辩
1、学生在3月1日完成论文初稿后发给各班主任,中心上交学院指导老师修改,老师在一周内给予回复。
2、学生根据老师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在三个工作日内把修改好的论文传给班主任。
3、学生在收到指导老师定稿意见后,将论文打印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4、论文答辩时间根据论文实际完成时间,由班主任通知答辩。
四、缓答辩与重修
1、缓答辩是指对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或没有达到应有质量标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公开答辩之前对其做出推迟答辩的处理意见。
2、缓答辩的学生需办理缓答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