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建设工程风险的防范与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建设工程风险的防范与对策.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9/14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建设工程风险的防范与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建设工程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摘要:风险的防范手段有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两种最基本的手段:采用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企业的预期损失或使这种损失更具有可测性,从而改变风险。这种手段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隔及风险转移等。
采用财务措施处理业经发生的损失,包括购买保险、风险自留和自我保险等。
关键词:建设工程风险防范对策

一、风险控制措施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主要是中断风险源,使其不致发生或遏制其发展。这种手段主要包括:
(1)拒绝承担风险:采取这种手段有时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必要的牺牲,但较之承担风险,这些牺牲比风险真正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甚至微不足道。例如投资因选址不慎而在河谷建造的工厂,而保险公司又不愿为其承担保险责任。当投资人意识到在河谷建厂将必不可避免要受到洪水威胁,且又别无防范措施时,他只好放弃该建厂项目。
(2)放弃业经承担的风险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实践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事实证明这是紧急自救的最佳办法。作为工程承包商,在投标决策阶段难免会因为某些失误而铸成大错。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有可能一败涂地。
2、损失控制。风险防范的第二种手段是控制损失。损失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工作:①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即损失预防;②降低损失的严重性即遏制损失加剧,设法使损失最小化。
(1)预防损失。预防损失系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杜绝损失发生的可能。例如房屋建造者通过改变建筑用料以防止用料不当而倒塌;供应商通过扩大供应渠道以避免货物滞销;承包商通过提高质量控制标准以防止因质量不合格而返工或罚款;生产管理人员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强化安全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机会等等。在商业交易中,交易的各方都把损失预防作为重要事项。业主要求承包商出具各种保函就是为了防止承包商不履约或履约不力;而承包商要求在合同条款中赋予其索赔权利也是为了防止业主违约或发生种种不测事件。
(2)减少损失。减少损失系指在风险损失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的情况下,通过种种措施以遏制损失继续恶化或局限其扩展范围使其不再蔓延或扩展,也就是说使损失局部化。例如承包商在业主付款误期超过合同规定期限情况下采取停工或撤出队伍并提出索赔要求甚至提起诉讼;业主在确信某承包商无力继续实施其委托的工程时立即撤换承包商;施工事故发生后采取紧急救护;安装火灾警报系统;投资商控制内部核算;制定种种资金运筹方案等都是为了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3)损失控制。控制损失通常可采用以下办法:①预防危险源的产生;②减少构成危险的数量因素;③防止已经存在的危险的扩散;④降低危险扩散的速度,限制危险空间;⑤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危险与保护对象隔离;⑥借助物质障碍将危险与保护对象隔离;⑦改变危险的有关基本特征;⑧增强被保护对象对危险的抵抗力,如增强建筑物的防火和防震性能;⑨迅速处理环境危险已经造成的损害;⑩稳定、修复、更新遭受损害的物体。
控制损失应采取主动,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应认真研究测定风险的根源。就某一行为或项目而言,应在计划、执行及施救各个阶段进行风险控制分析。控制损失的第一步是识别和分析已经发生或已经引起或将要引起的危险。分析应从两方面着手:
①损失分析。通常可采取建立信息人员网络和编制损失报表。分析损失报表时不能只考虑已造成损失的数据,应将侥幸事件或几乎失误或险些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