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深圳地铁的路网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深圳地铁的路网规划.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9/1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深圳地铁的路网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深圳地铁的路网规划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深圳市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高、安全、舒适、运输成本低等特点,且与地面其他交通互不干扰。因此,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紧张状态的有效途径。路网规划是地铁设计、建设的重要依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运营之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深圳地铁路网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9-0209-01
深圳,别称鹏城,毗邻香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2013年经济总量位居中国大陆第四位,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2004年12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是大陆地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之后第5个拥有地铁系统的城市。

1994年,深圳市组织编制《深圳市客运轨道交通网络总体规划》,经评审纳入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这一规划确定了深圳地铁路网的基本框架。
现在,深圳地铁已开通5条线路,路网结构形式呈放射形环状,形成“四纵三横”的网络化格局。深圳地铁共有131座车站、总长177公里的运营线路,构成了覆盖罗湖、福田、宝安、龙岗、南山五个市辖行政区的地铁网络。

地铁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对城市发展的格局、规模、居民出行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规划路网时必须分析相关区域的客流需求,保证路网结构形式满足城市地形、文物古迹等自然及人文条件的限制要求,注重路网的运输效率,考虑路网的后续发展。
深圳地铁路网规划的原则
(1)路网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并留有发展的可能性
路网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既要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又要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得益彰。深圳地铁路网规划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也考虑了城市长远发展问题。如,2号线是原特区内第二条东西向的地铁干线,且经过待开发地区,为城市以后的发展确定了方向。5号线为半环形线路,主要途经靠近关边的关外地区。这条线不仅为关外各地区之间提供了快捷的交通联系,还促进了郊区的发展。
(2)路网应与城市公共交通网衔接配合,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
为实现公交与地铁的便利换乘,589条公交线路与地铁近距离接驳,每个开通的地铁站100米以内一定有公交接驳站,69%的建成区可以只乘一次公交就能换乘地铁,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3)线路直接连接大型客流集散地。如大型居住区、商业或文化中心、机场、火车站等,便于乘客直达目的地。
深圳市的大型交通枢纽――深圳北站、宝安国际机场、前海湾等,均有地铁通达。如,1号线连接福田、罗湖两大中央商务区(CBD),贯穿车公庙、华强北、老街商圈,途径大型集中居住区、旅游商圈,直达宝安国际机场,是一条集商务、旅游、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线路,是深圳地铁的“龙脉”。2号线穿过多处高档住宅区和港口经济区,是名副其实的“财富之路”。
(4)路网中的规划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交通的主客流方向相一致
在大城市修建地铁的主要目的是为居民提供快捷、优质的交通服务。地铁路网只有沿着城市交通主客流方向布设,才能方便居民出行,并充分发挥地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