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合肥经济圈县域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28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合肥经济圈县域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rdwiirh 2018/9/14 文件大小:1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合肥经济圈县域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合肥经济圈2011-2015年县域经济发展
规划纲要
(12月31日修改稿)

前言
县域经济是实现合肥经济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做大做强经济圈县域经济,加快把合肥经济圈培育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核心增长极,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和《合肥经济圈2011-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本规划纲要。
本规划所指的县域范围,包括合肥经济圈内按县级行政区划设置的长丰、肥东、肥西、凤台、寿县、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庐江、无为、含山、和县、桐城14个县(市),县域面积30200平方公里,人口1324万人,%%。圈内各县(市)分属平原、丘陵和山地地形,地域空间广阔,物产资源丰富,极具发展潜力。
本规划以培育壮大经济圈县域经济为目标,科学分析经济圈县域经济发展基础现状、发展机遇、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提出未来五年经济圈县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期2011-2015年。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鉴于2010年统计数据尚未公布,暂使用2009年数据。)
一、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安徽奋力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采取多予、少取、扩权、放活、强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经济圈县域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县(市)由上年的5个增加到7个,其中,肥西县地区生产总值超200亿元;,%,%,其中,肥西、凤台两县超20亿元。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市),有4个县进入全省十强县,肥西县进入全国百强县。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经济圈县域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经济圈县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二、%。经济圈县域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工业主导作用显著增强。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优势产业加速向园区集中,经济圈各县(市)共批准建设省级开发区22家(其中批准筹建5家),园区平台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123家、国家级13家;县域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4A级景区14个。
(三)对外开放成效明显,产业集群化水平有效提升
,%;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32482万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84043万美元,%。各县(市)合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企业聚集、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以长丰岗集,肥东撮镇,凤台桂集、顾桥,霍山衡山,霍邱高塘、临水,无为高沟,和县乌江,含山林头,庐江同大,桐城新渡、金神为代表的“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特色产业集群镇。
(四)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
“十一五”期间,圈内各县(市)全面贯彻“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强中心镇和重点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县域城镇结构,县域城镇化率达40%左右,肥东店埠、肥西上派等县城达到中等城镇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龙头、以重点镇为支撑、以一般乡镇和中心村为节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培育构建了产业发展协调、基础设施联网、公共服务共享、社会保障对接、管理体制同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五)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十一五”以来,各县(市)围绕抓重点、打基础、增后劲,着力破解水利
、交通、电力、通信等“瓶颈”制约问题。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2009年圈内县域有效灌溉面积增至864千公顷;公路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提升,建成县域公路33565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10公里/百平方公里,国道、省道、县道实现互联成网,高速公路通达率达100%,10个县通铁路;城乡电网改造全面推进,供电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县域农村电气化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安全饮水工程稳步推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