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fxl8 2013/4/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摘要:在伴随经济高速增长与财富急剧增加的同时,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强调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率,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企业在考虑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环境和资源的双重管理。因此,本文主要站在与环境共生的角度来对供应链管理进行思考,并分析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障碍以及探讨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对策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相应的,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同时,除了强调经济效益的重要性,还要加入环境这一因素,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双重发展,确保在供应链链条的整个生命周期里注入“绿色”的理念,这是现今我国坚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赢得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今后的市场中,不再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将会演变为绿色供应链与绿色供应链的竞争。所以,一个供应链想在市场中站住脚跟,拥有核心竞争力,提升形象,必须寻找适合其发展的道路,将“绿色竞争”进行到底。

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一个新鲜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首次提出。但是十多年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本人在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比较准确的定义应该界定为:绿色供应链是从资源开发到产品的消费过程中物料的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使用到报废处理、回收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环境以及社会等要素的组成,通过链中各个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加强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知识流的控制,使整个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环境最优化。与传统供应链的目标不同,绿色供应链的目标除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包括社会福利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相容的目标。
一般绿色供应链的运营模型可以界定为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和统一运作,是在传统意义的供应链上引入了环境与社会两大角色,从而与传统供应链区分开来。
生产系统
供应商
制造商
销售商
供应商
回收商
消费系统
消费者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
环境系统
资源废弃物
社会系统
规范文化价值观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模型示意图

,增加社会福利
实施绿色管理,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注重从源头出发进行生态设计,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引入全新的设计思想,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最终产品的回收再利用使用绿色技术,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本的降低,资源的节约,环境的相容,产品的健康,都离不开绿色设计的支持。绿色产品,不仅让消费者使用更放心,还可以增加社会福利。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旨在保护本国环境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