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docx

格式:docx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docx

上传人:fxl8 2013/4/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公用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较好的保障了全社会的用电需求,有力的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我国将在2020年左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研究我国未来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的发展趋势,掌握电力需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电力供应,对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经济与电力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从1980年至2012年,%。2012年全国GDP总量达到519322亿元,%,,,完成了比2000年翻一番的既定目标。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全世界第二。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电力需求也迅速增长。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49591亿千瓦时,%。从1980年至2012年,,%。
截至2012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4491万千瓦,同比增长
%。其中,常规水电22859万千瓦,%;抽水蓄能2031万千瓦,%;煤电75811万千瓦,%;气电3827万千瓦,%;核电1257万千瓦,%;风电6083万千瓦,%;太阳能328万千瓦,%。
2012年,我国人均用电量达到3662千瓦时/人,人均GDP约6078美元/人(当年价)。以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标准判断,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
观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历工业化中、高级阶段的历程,从人均用电量1800千瓦时/人增长至4000千瓦时/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在上世纪中叶分别用10年~13年。而我国自2005年人均用电量达到1900千瓦时/人后,仅用7年时间,就于2012年达到了3662千瓦时/人。用电增速及GDP增速均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令世界为之侧目,后发优势非常明显。
二、我国中长期电力供应预测
(一)煤电发展能力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将在较长时间段内保持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未来我国煤电发展必须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煤电的发展能力主要考虑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煤炭产能三个因素影响。
1、气候变化
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2011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9亿吨,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6%。二氧化碳排放过快增长使我国的低碳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我国燃煤发电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将近一半。经测算,未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将在2030年间达到107-120亿吨左右的峰值,其后随着经济技术进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逐步下降至2050年的约94-110亿吨。按此计算,2030年燃煤发电量可达到7-8万亿千瓦时,折合煤电装机规模14-16亿千瓦;-,折合煤电装机规模15-17亿千瓦。
2、环境保护
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2011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8万吨,电力行业排放量占45%。预计未来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呈现稳步下降趋势。经测算,未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控制在2030年1500万吨、2050年1000万吨。按此计算,2030年、-、-。
3、煤炭产能
,。未来我国煤炭生产将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的原则进一步增加产能,预计远景我国煤炭产能将达到
48-51亿吨,再计及2-3亿吨的净进口规模,预测远景我国煤炭产能约为50-54亿吨。按照电煤比例60%-70%情况测算,-,-。
因此,综合考虑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煤炭产能三个因素,-7万亿千瓦时、-14亿千瓦考虑;2050年燃煤发电量上限按7-、煤电装机按14-15亿千瓦考虑。
(二)天然气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