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一、测量组织及人员
1、实行专职测量工程师岗位责任制和测量工岗位责任制,总工程师组织施工桩橛交接、施工复测和控制测量。测量工程师对项目的测量工作负全责。做到责任明确,一级抓一级,杜绝测量错误的发生。
2、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并保持人员稳定,持证上岗。测量人员要明确职责,熟悉测量标准和精度要求。测量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有记录。
3、专职测量工程师、测量人员应对测量工作负全责。因工作失职,出现测量错误,造成损失乃至工程报废者,各级组织将按不同岗位责任予以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二、施工桩橛交接和施工复测
施工桩橛交接和施工复测是施工的关健性工作。由项目部牵头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工区在参加交桩和施工复测中,必须指定专职干部负责到底,完善交桩和复测手续,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对,避免出现测量差错,做到工作万无一失。如复测结果与设计交接资料不一致,要重新对复测结果进行复核,把复测结果上报监理、业主、设计审核批复后方可使用。
三、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
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人换手复测进行,其测量误差必须符合测规要求。建立测量资料的记录、交接、保管、移交制度。测量队要建立完备的测量记录档案,测量记录应规范。所有测量记录、计算资料不得涂改,复核签字手续必须完善,未经复测和复核的桩橛不得交付施工。重要桩橛必须按规定放置护桩,并定期进行复测。
四、测量仪器
建立测量仪器的使用、维护、检定、校准等制度。建立仪器台帐档案,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定、检修、鉴定,达到精度要求。经常对仪器进行保养,严格按有效期进行使用。各种仪器资料均应分项保存建档,做到目录清晰,内容齐全,妥善保管。
五、测量数据复核内容
对涵洞轴线位置及标高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复核。
对测量队放样的方法、原始数据进行复核。
对线路各曲线要素(转向角、半径、缓和曲线长、切线长、曲线总长、夹直线长等)进行复核。
对图纸中所标注各里程之间的距离、水准基点、标高与现场实际是否一致进行复核。
对导线控制表中的数据(角度、距离、标高)与现场实测的数据是否一致进行复核。
对线路逐桩表中的坐标复核。
对技术干部提供的放样数据、尺寸、技术交底复核。
对重要建筑物的结构尺寸除用全站仪放样外,还需用各点的平面位置关系对放样结果进行复核。
对控制性测量、重要的结构物放样必须换手复核,现场技术员跟随放样。
六、测量数据复核责任
由于测量数据出错给单位带来经济、信誉、工期损失,经手人要负主要责任,复核人要负次要责任,项目总工和技术科长要负领导责任,根据技术事故大小按公司和项目部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二章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一、图纸文件审核的目的
了解设计意图、原则、标准,把图纸中存在错、差、漏等问题消除在施工前,同时发现设计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方面,有效避免或减少施工错误,及时对设计提出变更或优化。
二、专业审核菜单及相关责任人
以项目总工为总负责人,技术科长、计划科长、物资科长、安质环保科长为分项负责人,各专业技术人员为组员的图纸文件审核小组。
专业工程师审核后,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图纸专题会审,对审核结果进行汇总并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及时反馈给设计院、监理、业主等单位审批,反馈有结果后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存档、传阅,并在图纸文件上及时标识,实现可追溯性。图纸审核要留下审核纪录,见《图纸审核记录》,《图纸会审记录》,包括下列内容:
1、审核报告(列出参加会审单位名称、人员姓名及会审地点,并盖章),存在问题及疑点记录汇总表(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
2、主要工程项目明细表及技术特点。
3、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4、各种材料数量汇总表。
5、工程所需定型图、通用图、参考图以及相适应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及法律法规一览表。
图纸审核内容
(一)施工设计图自审内容
1、各专业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
2、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3、平面图所标注坐标、里程和绝对标高与总图是否相符。
4、图面上的尺寸、标高、预留孔及预埋件的位置以及构件平、立面配筋与剖面有无错误。
5、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与设备基础、水、电、暖、卫、通等专业施工图的轴线、位置(坐标)、标高及交叉点是否矛盾。平面图、大样图之间有无矛盾。
6、图纸上构配件的编号、规格型号及数量与构配件一览表是否相符。
7、图纸经自审后,应将发现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做好记录,待图纸会审时提交讨论解决。
(二)施工设计图会审内容
1、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
2、审查施工图的基础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