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1984》中的女性形象摘要:《1984》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男主人公的经历和心理变化来写的,但是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描写也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她们的描写,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书中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条件,精神状态等,同时也能通过男主人公对于她们的不同态度,看出主人公内心真正追寻的目标,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深层含义。关键词:1984;女性;自由;压迫《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小说描写了在极权统治下的,虚构的大洋国社会处处弥漫着恐怖的气氛,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相互背叛,连最基本的以亲情为纽带维持着的家庭关系都是破碎不堪的。总的来说,书中涉及的人物并不多,其中有名字的女性角色只有三个,女主人公裘莉亚,男主人公分居的妻子凯瑟琳,以及男主人公的邻居派逊斯太太。没有提到名字的有以凯瑟琳为代表的广大女党员,和无产阶级的代表整日在院子里洗衣的臃肿女人。一、小说中的环境对于女性的压迫在《1984》中的世界,生活在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受到压迫和折磨的,这种压迫来自于方方面面,包括物质的贫乏,思想的束缚,行为的限制等等,但是在性的束缚上,对女性提出了比男性更高的要求。从裘莉亚、凯瑟琳和派逊斯太太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党内女性的生活状况是很糟糕的。主要表现在对性的限制以及长期受到扭曲的性爱观。没有结婚的女性,都像裘莉亚一样,住在三十人一间的集体宿舍,没有个人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机会与异性相处,腰上还挂着红色的带子显示自己的纯洁和反性。由于结婚的对象也是由党审批过的,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结婚之后的结果通过凯瑟琳和派逊斯太太体现出来。凯瑟琳是一个"思想好"的女人,她对党的一切口号和宣传都深信不疑,婚后一直没有孩子,一年多之后就分居了。从主人公温斯顿的回忆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婚姻生活是毫无欢乐和幸福可言的。派逊斯太太结婚之后生了两个孩子,却丝毫没有享受到家庭生活的乐趣。她的大儿子才九岁,就热衷于监视和抓捕"思想犯"的游戏,党教育孩子们监视身边的人和事物,有异常举动就报告,可以获得表扬。这样的孩子让父母提心吊胆,生怕自己无心的一句话就被孩子揭发,变成思想犯。这样的家庭里,没有亲情,充满了猜忌和背叛。书中所有的无产阶级者都没有名字,这也体现了书中世界对于无产阶级者的态度,他们不是人,只是生产和生育的工具,党需要他们的劳动来维持社会生产,却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想法。他们的精神生活是相对自由的。他们可以离婚,甚至可以信教,而且没有电幕的监视。书中描写了两个无产阶级女性,一个是上了年纪的妓女,一个是整日洗衣服唱歌的臃肿女人。由于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更为艰苦,所以很多女人只能选择卖淫,而结了婚的女人也因为生活的负担而不停地劳作,早衰,最后早逝。二、裘莉亚的反叛与抗争裘莉亚是小说的女主人公,作为一名外围党员,她从小就接受了党的各种教育,但是与凯瑟琳不同,她并没有变成一个对党言听计从的"人体录音带"。她对于种种的束缚表示厌烦,但同时她也坚信党的统治是无法推翻的。她是一个外表顺从而内心反叛的人物,这是她最明显的特点,她在人前努力地表现自己正统和纯洁,她通过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来伪装自己内心的反叛,让自己相对更安全。"她甚至还被送到小说司里的色情文学处工作,这是某人名声可靠的毫无质疑的标志。"但是私底下确是一个追求性自由和舒适生活的人。她认为"聪明人该做的事情就是打破规则而不危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