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施工设计要点.pptx

格式:pptx   大小:2,702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施工设计要点.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9/21 文件大小:2.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施工设计要点.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开门规划、公众参与、因地制宜、合理引导。基础数据和资料:全部(含70号文显化项目)使用二调最新变更数据;应进行土地利用等调查和勘测,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建设规模、新增耕地和投资水平要求:建设规模原则不超过15000亩;新增耕地来源和计算合理;投资水平按新增耕地计算亩均控制在15000元/亩左右。规划布局要求:工程布局合理,重点、亮点突出,能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规划;最大限度的把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所涉及的农田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道路建设纳入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统一规划实施,切实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统筹城乡等方面的要求。工程设计要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工程设计内容以维修整治工程为主、新建工程为辅,土地平整应全部考虑地力培肥;应注重设计公式及设计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准确性。各单项工程投资比例:土地平整工程原则上不低于30%,农田水利工程原则上不低于20%,田间道路工程原则上不高于45%。成果要求:达到施工设计要求。工程总体平面布局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要点的内容1规划设计报告2土地平整工程设计3农田水利工程设计4田间道路工程设计56其他工程设计图件规范性7三、工程总体平面布局要点1、工程布局要有重点、亮点,并兼顾其他区域。(1)整理地块集中连片,达到一定规模。重点整治区规模应与新增耕地面积相匹配:不同区域重点整理区面积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丘陵、山区重点整理区规模应达到新增耕地面积的2倍以上;平原区应达到新增耕地面积的3倍以上。集中连片的规模不能太小,一般情况下重点整理区集中连片的数量为2~5片。(2)基础条件好:交通便捷,水利灌排设施较完善。(3)已入住或即将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区域,以及其他涉农项目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等。(4)纳入重点整理区的工程措施投资不能过高,还应做到一定的均衡和统筹考虑。(5)发挥配套工程综合效益,突出区域特色。2、土地平整工程布局:(1)坡改梯、格田整理规划区域尽量向重点亮点区域集中(重点、亮点区的所有水田、旱地都应该纳入坡改梯或格田整理);项目区内其余耕地全部规划为一般农地整理区(水田整理、旱地整理);(2)规划的坡改梯区域坡度应在5-22°之间,并根据地形条件和需要配置纵向坡面排水系统和上下坡生产路。(3)格田整理区域在无充足灌溉水源情况下,应在槽冲田区合理布置一定数量的囤水田,以每3~4块田块布置一块囤水田为宜,具体方案按实地地形规划。同时,囤水田应三、工程总体平面布局要点配套放水、下田梯步和消力池等设施;部分格田整理区可配套布置生产路带沟渠的形式。3、农田水利工程布局:(1)除蓄水池外,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以整治为主;(2)整治沟渠首先应理清水源点(灌溉渠道)和去向(排水沟),并根据需要进行布局;(3)蓄水池(水窖)应布局在有一定集雨面的位置,不能布置在山顶和山脊上;尽量利用荒坡、隙地修建,少占用耕地;蓄水池(水窖)应建在坚实基础上,不准布置在填方区;选址应考虑人群的安全性问题。三、工程总体平面布局要点(4)山平塘优先选择靠近灌区,地质条件好,水源条件好,灌溉面大的进行重点整治,并结合病害情况和当地村民的需要进行整治规划。(5)石河堰尽量不规划新建,以整治为主,确需新建的应进行选址论证,坝址应选在岸坡稳定、地质条件良好的溪流上。(6)提灌站以整治为主,可配置移动提灌设备;新建提灌站扬程不能超过50米,不能规划二级提灌。站址应选择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地形开阔、岸坡适宜、岩石坚实、地基(天然)抗渗性能良好、有利于控制灌溉范围、有利于工程布置的地方。三、工程总体平面布局要点4、田间道路布局:(1)田间道应布局成网,形成环路,短节和入户田间路尽量不布置,土地整理项目重点区域布置的田间道应不低于300米;(2)田间道以整治为主,并选择项目区主干田间道进行整治;需要连通断头路时,可规划少量的新建田间道;(3)生产路原则上应少量布置,坡改梯区域配套生产路可计入土地平整工程中。5、其他工程一是规划标志性工程,包括项目公示牌、单位工程标志牌和警示标志;二是可根据需要规划行道树和农田防护林;三是可根据需要规划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包括岸坡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等。四、规划设计报告要点(关键点)1、有明确的项目特性(详见《导则》中附录A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基础设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必须交代清晰。3、项目新增耕地分析过程具体,计算清晰,计算结果符合规定。(1)坡改梯、格田整理重点整治区及旱地整理、水田整理区,新增耕地来源为田坎归并、田坎系数减少增加的耕地面积;土地开发复垦区,新增耕地来源为未利用土地和建设用地复垦经工程措施后实际新增加的耕地。四、规划设计报告要点(2)新增耕地确定应统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