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存感恩,励志成才(德育励志教育主题汇报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存感恩,励志成才(德育励志教育主题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762357237 2018/9/23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存感恩,励志成才(德育励志教育主题汇报材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存感恩,励志成才(德育励志教育主题汇报材料)
存感恩,励志成才(德育励志教育主题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把所有学生培养成才,但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把学生培养***。把学生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我们学校是一所晋升三星刚刚三年的普通高中,现有46个教学班,2170名学生。学生基础差,中考全县前1500名学生,我们没有一个;学生的品德、素养****惯等非智力因素良莠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我校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确立了“人格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学****自主”的育人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地开展以励志教育为中心的系列德育活动,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努力,实行***成才的目标。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德育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励志教育特色突出,对教学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20**年,我校本科达线205人,其中文化20人,体育5人,艺术180人,超额完成县局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刚刚结束的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达A的同学有278人科次,%,3名同学达4A,另有13人达3A。1班、13班、14班学生全部过关。政治科目过关率达100%,%(达A率19%),%(达A率21%),%,%,%,%。这两年,我校先后获得了市教学质量奖、市先进育人单位、市安全先进单位,市法制教育基地、市德育先进单位,健康健康促进市级金牌等荣誉称号。我们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德育教育,系统的励志教育功不可没。下面,我就我校开展的励志教育的具体做法和思考,作简要汇报:
一、不断实施成功心理暗示
众所周知,心理暗示法是成功教育的有效方法,而老师的话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生虽然不像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的话都是圣旨,但是对老师的说教基本上是认同的。因此,我们把成功心理暗示法引入励志教育,要求老师不断对学生进行成功暗示。我们要求老师每天必须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老师对学生不能说“你不行”,要说“你行,你一定行。”“通过努力你一定能不断进步。”“三年后,我觉得你肯定能考上学校”之类鼓励性的话语。老师向学生灌输积极的信息,学生心里就会产生积极的反应,不断的成功暗示,久而久之,就会定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即使学生真的不行,他也会认为我行,从而树立起一种强大的自信力,进而付出努力,学****成绩也会逐渐提高。好的成绩又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心情与新的动力,成功心理暗示的良性循环也就逐渐形成了。
高三(10)班主任嵇道鑫老师在实施成功心理暗示方面做得很成功。他对那些好玩、心里不稳定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关爱,经常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在毅力、智慧、交际等方面的优点,然后慢慢迁移到学****上来,从而使全班学生树立起了走向成功的信心。他们班的班会学生自己开,学生学****空前高涨,成绩逐渐稳定上升,是高三的样板班级。高一(9)班主任高文娟老师,经常向学生灌输“你能行”的信息,不但讲述伟人如何在困难中走向成功的生动故事,而且结合身边在挫折中成才的真实人事,对学生进行成功心理暗示。她的班级学****氛围异常浓厚,在高一年级表现非常出色。
二、大力渲染信念目标追求
没有信念和目标追求的学生,就好比是大海上一只没有航向的小船,随风飘荡,最终的命运可想而知。刚来二中的学生,大多数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总觉得低人一等,很自卑。家长把他们送来,也没真正希望他们能上本科,有的只希望上一个大专,甚至混个高中毕业就满意了。因此,学生的学****动力和意识都很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新学期初,我们就打出迎接新生的横幅标语“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到一种受重视、被信任、有希望、有前途的感觉。对于新生,学校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其从自卑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上高中的目的,以及三年后的目标,让原本毫无目标的学生,在踏入校门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做上大学的梦。我们通过两种办法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一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帮助下,选定一所目标高校,集中张榜公布。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明确了目标,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目标高校,了解录取分数,分析自己的差距,似乎自己已经成为了目标高校的一名准学生,心理暗示和目标引导作用是相当大的。
二是,学校在校园内努力营造励志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以激发学生的学****信心和潜能。这些标语随处可见,如三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