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水肥耦合大幅提高水肥利用率.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肥耦合大幅提高水肥利用率.doc

上传人:zgs35866 2015/9/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肥耦合大幅提高水肥利用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肥耦合大幅提高水肥利用率
多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上水肥资源消耗巨大,浪费严重。这种高耗低效的生产方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生态退化,环境污染,更制约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我国干旱频繁,水资源更加紧缺,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本文提出水肥一体化——水肥耦合技术的新概念,即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全面提升水肥利用效率。           ——编者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推广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将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进行少量多次的灌溉和施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肥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近两年,该项技术在国内被称为“水肥一体化”,我们称之为狭义的水肥一体化或狭义的水肥耦合。为适应节水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水肥管理技术的深化,现在我们提出广义水肥一体化——水肥耦合的概念,是指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全面提升水肥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这里的水,既包括降水和灌溉水,也包括土壤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分管理既要考虑缺水的威胁,也要考虑渍涝的影响。水肥耦合就是要使水和肥优化组合供应给作物,满足生产需要,不仅适用于灌溉区,也适用于旱作区和水田,在全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广义水肥一体化——水肥耦合的实践
    近年来,我们在全国不少地区示范推广全膜覆盖集雨保墒、灌溉施肥、膜下滴灌、测墒灌溉等节水农业技术,实现水分、养分一体化管理,增产增收和资源节约的效益十分显著,为广义水肥一体化——水肥耦合理论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旱作区。在甘肃、陕西、宁夏、青海等地旱作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全膜覆盖集雨保墒技术,配套施用长效肥、缓控释肥和有机肥等,在300毫米降水条件下,亩产达到600千克以上,比半膜覆盖、常规肥料增产近50%。全膜覆盖保墒技术充分积蓄降水,降低蒸发损失,降水利用率达90%以上;长效肥和缓控释肥等一次施肥,养分缓慢释放保证作物整个生育期的需求,是践行水分、养分一体化的典范。
    二是精灌区。在微灌果树、蔬菜以及马铃薯、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上开展灌溉施肥技术示范推广,实现水肥一体化应用。如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东部等地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施肥技术,亩产由5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增产60%。在内蒙古、甘肃等地马铃薯上实施,平均亩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较常规水浇地增产1000公斤,增产50%。在山东番茄上,同样施肥量,亩产可达7500公斤,比传统沟灌冲肥亩增产2000多公斤,氮、磷、%、%%,、。
    三是水浇地。在华北平原冬小麦上,农民一般年景都要灌水4~5次,总灌水量达到300~400方/亩,不仅水资源浪费严重,肥料也随水流失,造成巨大浪费。采用测墒灌溉和因墒施肥,优化灌溉制度,配套施用长效肥,实现水肥一体化,改饮种水为造墒水,灌溉次数减少为2~3次,亩产500公斤以上,节水120方以上,节氮20%。
    四是水稻田。在四川、广西等地水稻上采用覆膜节水技术,配套施用长效肥,实施水肥一体化,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比常规灌溉和施肥增产100公斤以上;灌水由2~3次减少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