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缩短干成孔灌注桩高应变检测周期新方法
单位: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QC小组名称: 中铁建设集团黄山北站项目部QC小组
课题名称: 缩短干成孔灌注桩高应变检测周期新方法
发表人: 刘鹏陈永强
时间: 2014年3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小组简介 2
三、选择课题 3
4、设定目标 4
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6
六、制定对策 12
七、按对策实施 13
八、检查效果 21
九、制定巩固措施 24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25
一、工程概况
黄山北站设站房总建筑面积39582㎡,其中站房面积37632㎡,并入生产用房面积1950㎡。建筑层数:主体三层,,其中地下一层为出站大厅及四电用房、地上一层为进站候车层,地上二层为候车层。黄山北站站房桩基560根、雨棚桩179根,桩基形式为混凝土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500KN,竖向承载力检测要求:工程桩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测,即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和基桩高应变检测,其中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桩数不得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本工程站房本次取5根,雨棚取3根), 基桩高应变检测按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本工程站房本次取28根,雨棚取9根)。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站房站台工程桩情况见下表: 表1
单体
名称
桩类型
桩长
(m~m)
砼
强度
等级
桩端
持力层
单桩
承载力特征值
(kN)
总桩数
(根)
备注
站房
Φ800
钻孔灌注桩
~
C40
③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2500
560
工程桩
站台
Φ800
钻孔灌注桩
14
1700/1800/1900
175
工程桩
制表人:陈永强制表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工程桩承载力验收:采用高应变检测,按总桩数的5%且每单体不小于5组进行抽检。
表2
站名
单体名称
桩基类型
单位
高应变
静荷载试验
黄山北站
站房
Φ800
钻孔灌注桩
根
28
5(5000kN)
站台
根
8
3(5000kN)
合计
根
36
8
制表人:陈永强制表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图1 黄山北站效果图
制图人: 刘鹏制图时间:2013年12月10日
二、小组简介
本QC小组是由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分公司及集团的技术质量方面负责人和项目部经历过大型站房施工技术人员组成的小组,通过技术人员同现场桩基检测人员及实施的有效沟通,将QC小组活动成果落实到工程中去。
QC小组概况表3
小组名称
中铁建设集团黄山北站项目部QC小组
课题名称
缩短干成孔灌注桩高应检测周期新方法
注册编号
TZ-2013-01
课题登记号
QC-2013-01
小组人数
10
活动次数
8
平均年龄
32
活动出勤率
100%
日平均活动时间
8小时
小组类型
创新型
课题活动起止时间
2013年12月10日~2013年12月25日
序号
组内职务
姓名
年龄
工作岗位
文化程度
职称
组内分工
1
组长
刘鹏
32
总工
本科
工程师
总体筹划、技术攻关
2
副组长
张
34
项目经理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组内分工协调落实
3
指导
韩锋
37
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硕士
教授级高工
技术指导方案选择
4
指导
杨大志
30
铁路指挥部质量部质量主管
本科
工程师
指导
(QC诊断师)
5
组员
陈永强
28
土建技术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活动实施及分析总结
6
组员
王强
31
质量负责人
本科
助理工程师
过程控制
7
组员
江志远
30
土建技术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活动实施
8
组员
李心杰
30
工长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活动实施
9
组员
余振礁
45
桩基检测负责人
本科
工程师
技术指导及活动实施
10
组员
聂翠翠
27
预算员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成本分析
制表人:陈永强制表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三、选择课题
图2缩短干成孔灌注桩高应变检测周期的新方法目标图
制图人: 刘鹏制图时间:2013年12月10日
,要求四电用房(位于地下一层)在2014年5月30日前交付电气化局单位使用,设计图纸中要求混凝土灌注桩进行高应变检测36根,检测前期准备时间长,影响地下一层施工时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