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妊高症的护理措施.ppt

格式:ppt   大小:3,210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妊高症的护理措施.ppt

上传人:nb6785 2018/9/25 文件大小:3.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妊高症的护理措施.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妊娠期高血压
VIP 付宇佳
一、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
定义:简称妊高征。
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初孕妇, 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等病史,营养不良发病风险高.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发生率:我国 % ,国外 7-12% 是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病因学说
1 子宫-胎盘缺血学说认为是由于子宫张力增高,影响子宫血液供应,造成子宫-胎盘缺血、缺氧所致。
2 神经内分泌学说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系统平衡失调,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对肾素血管紧张素敏感性增高,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此外,气候寒冷、精神紧张也是本病的主要诱因。
3 免疫学说认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是胎盘某些抗原物质免疫反应的变态反应。妊娠被认为是成功的自然同种异体移植,其成功有赖于母儿间的免疫平衡. 如平衡失调,即可导致排斥反应,引起一系列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病变,从而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病.
4 缺钙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缺钙有关,孕期补钙可使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下降。
周围小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增高
全身小动
脉痉挛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蛋白尿
肾小动脉及毛
细血管缺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肿
钠重吸收增多
主要病理生理变化简示如下:
本病的基本病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全身各系统灌流量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死亡 1,脑: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水肿等严重者可致脑出血. 2,肾脏:肾小球水肿,梗死,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出现蛋白尿. 3,心: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心肌缺血,间质水肿等,心脏负担加重,而致心衰 4,肝:肝细胞因缺血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 : (1). 全身小动脉痉挛,通透性增加,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能正常增加. (2). 凝血:
1 妊娠期高血压: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妊娠首次出现, 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蛋白尿(-),患者可伴有上腹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 子痫前期:
轻度:妊娠20周以后首次出现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
重度:血压大于等于160/110mmHg,(++),持续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上腹部不适。
三、分类及临床表现
3 子痫:子痫典型发作过程先表现为: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瞬即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肉颤动,数秒后全身及四肢肌肉强直,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发生强烈的抽动。
4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蛋白尿,,高血压孕妇20周前蛋白突然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
5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孕前和孕20周以前已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
四、诊断依据
1 病史患者有本病的高危因素及上述临床表现,特别应询问有无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
2 高血压血压升高至少出现两次以上,间隔≧6小时。
3 蛋白尿应留取24小时尿作定量检查,也可留取中断尿测定
4 水肿孕妇体重突然增加≧/月,是子痫前期的信号
五、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粘稠度的检查及凝血功能方面的检查,以了解血液浓缩的情况及凝血功能有无异常.
2 肝肾功能测定:患者可出现白蛋白缺乏为主的低蛋白血症,白/球蛋白比值倒置,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应测定电解质与二氧化碳结合力,以早期发现酸中毒并纠正。
3 尿液检查:当尿比重≧ ,尿蛋白(+)时尿蛋白含量300mg/24h;当尿蛋白(++++)时尿蛋白含量5g/24h。
4 眼底检查: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时,眼底小动脉痉挛,动静脉比例可由正常的2:3变为1:2甚至1:4,或出现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甚至视网膜剥离,一时性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