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复习思考题
园区、农业园区概念、农业园区的类型
园区:政府集中统一规划指定的,专门设置某类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公司等,进行统一管理的区域
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是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求,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组装、集成、示范、推广为手段,通过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于高效管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组织形式。
类型:
(一)展示示范型:1、示范新技术、新农艺
2、示范绿色和有机栽培技术
3、示范地成本技术
4、示范产业化方式
(二)观光休闲型:即所谓的都市农业
(三)产业开发型:主要以园艺业、畜牧业等为主要产业发展类型的农业科技园。也有一定的示范与观光功能,但主要的发展目标是占领国内外产品市场。
(四)多功能发展型:将上述三种类型的内容综合结合在一起,按作用不同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各有特色。相互衬托,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业园区,既能起到展示于示范作用,又可以满足休闲与观光的要求,且能够在经济上取得较高的效益。实际就是“都市农业
”,包括观光农业、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庄园农业、农业高科技园等。
2、发展农业园区为解决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现代农业园区在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科技进步方面的独特作用:现代农业园区是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应用主体向结合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推广和农业生产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2、现代农业园区在加速区域发展中的重要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园区+农户”的经营模式,园区和周边农民均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3、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科技示范创新的平台
4、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辐射功能。
现代农业园区内的科研成果通过市场向周边地区扩散
现代农业园区中的专家大多是科研人员与企业和农户直接结合的好形式
现代农业园区内的企业通过示范与农户建立合作组织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5、现代农业园区在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农业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农业园区是农民科技培训的基地。
3、规划、设计、农业园区规划、农业项目设计、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概念
规划:对一个系统或研究对象的发展远景所做的科学的、全面系统的发展计划。
设计:为构建有意义的秩序而付出的有意识的直觉上的努力。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是对给定农业园区的经营目标、功能定位、项目设置、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环境、组织管理体系、运营机制等进行策划和总体安排,不包括具体项目实施细节的设计。
农业项目设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建设项目进行构思,并给出详细表达,不包括土建施工设计。
4、农业园区发展的相关理论有哪些?
1、农业区位理论
2、农业集成创新理论
3、发展极理论
4、复合生态农业理论
5、系统工程理论
6、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
7、规模效应理论
8、园林学理论
5、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一) 因地制宜的原则:现代农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应立足于我国国情,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生态类型,选择不同的建设标准,切忌盲目贪大求洋、不切实际和追求建设的高标准。
(二)科技与创新原则:农业园区的建设要在创新思维引导下,园区项目以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服务为先导,以引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突破口,以现代经营管理和现代工业装备武装为支撑,全面提升园区整体科技含量,促进园区的发展,同时对项目周边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在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需要和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大量消耗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
(四)市场导向原则:面对新阶段我国农业及其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应当以市场为导向。
(五)突出特色原则: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突出特色原则要求规划时应从实际出发,发掘当地资源、市场、文化、区位优势,体现区位特色,立足特色资源,面向特定市场,优先选择效益最多的项目进行规划与实施,避免区域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充分考虑技术品种的发展潜力,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效益分析。
(六)效益统筹原则: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必须兼顾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规划要始终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突破口和出发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低碳、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实现当前效益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