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课外辅导教师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外辅导教师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2018/9/27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外辅导教师管理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师日常行为规范
一、礼仪规范
,着装自然得体,不浓妆艳抹。
,语言文明,礼貌待人。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同事间应搞好团结,不打架吵嘴,相互学****相互帮助,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共创文明组,不打击诽谤在教育教学上作出成绩积极向上的教师。友爱同事,团结合作,真诚待人,同事见面主动问好。
、关心、爱护学生,学生问好应还礼,自觉使用普通话。
、参加各类会议均应把手机调至震动档,不得接听手机。
二、教育教学规范
(一)新学生引进
1、校长安排新学生试听老师应知道的学生情况:学生姓名、试听时间、学生成绩情况、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
2、教师第一次试讲应注意的问题:到试讲时间学生未到应及时告知校长、试讲后留下学生及学生家长联系方式且告知学生老师电话号码、下课后先与学生沟通交流如学生如满意,将学生带到办公室与校长一起安排好下次上课时间
(二)正常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充分:提前两天备好课,提前一天打印好试卷。绝不允许无教案上课。
2、学生迟到超过十分钟应主动与学生联系,并向校长反映。学生不得随便请假,初中生请假教师须先告知学生家长,再告知校长,高中生请假需经校长同意。
3、教师必须按时上课、下课,不得迟到、课中不得离岗和早退,上课过程中不得携带手机和电脑进教室,上课时间不允许待客(特殊情况除外)。
4、教师上课必须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围绕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5、教师上课要精神饱满,富有***。
6、教师上课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法,上课期间遵循知识点—例题—课堂练****题的讲练结合模式,禁止课堂上光讲不练或者光练不讲
7、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上课,不得私自改动和调换;如果确需调换,需提前一天经校长批准。
8、教师上课期间,绝不允许派学生离开教室去做别的事情,更不允许让学生提前下课(如特殊情况须学生家长向校长请假)。
9、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时抓差缺。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10、重视德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地抓好学生思想道德。
11、严禁8:30—12:30,14:00—18:00,19:00—21:00在教学区玩游戏、看电影与教学天关的娱乐活动。
12、校长不定时安排无课教师旁听有课教师上课
(三)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
1、每次上完课必须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教师须在发给学生前亲自做一遍,及时删除偏题、怪题、无代表性题。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每天课后作业量不超过一页,发放时标号日期
2、作业批改要及时,有批改日期。作业须按时批改。
3、作业批改要正规、认真,全批全改,做到不错批、不漏批。
4、要培养学生自我找差距,自我完善的能力,要求学生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检查学生纠正作业的情况。
5、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整洁地完成作业。
6、作业批改不及时,作业严重不足或严重超量,不全批全改、无批改日期,按考核细则扣分。
三、生活规范:
1、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必须严格执行学校下发的作息时间表,实行签到制度。
2、值日教师每天做好办公室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办公室整齐、美观、舒适。
3、多层次、多渠道关注学生,主动纠正学生不良卫生****惯。
4、爱护学校公物,节约用水用电。
教师备课上课要求细则
(一)备课:备课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把握教材的首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具体包括备学生与备教材两部分。
:学生是学****的主体,全面了解学生、贴近学生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学生的心理、身体状况、兴趣趋向及意志力等诸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学的正常进行与教学效果的彰显,因而教师备课时首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基础制定切合实际的学科教学计划。
:教师必须反复认真地学****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根据教学要求,须超前二天备课并写好教案,上课前对教案反复修改,严禁无教案上课。每节课都必须制订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清晰的教学过程,要提出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和分散难点的措施,合理安排教学结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有反思,改有记录。
,共同研究重点、难点及其处理方法,共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思维的手段。
教案书写要求规范、整洁、美观,或者用A4纸打印。
附:比较规范教案基本内容
、难点 (二)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目标明确。要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学内容正确。教学内容要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