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居民安全感.ppt

格式:ppt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居民安全感.ppt

上传人:drp539601 2015/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居民安全感.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居民安全感
第一组
目录
一、居民安全感
(一)何为居民安全感
(二)国内外关于居民社会安全感的研究状况
二、居民安全感的现状及原因
(一)居民社会安全感调查
(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五大因素
三、提高居民安全感的建议
四、结语
一、居民安全感
(一)何为居民安全感
居民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 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层次图,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美国学者孙丁(Sundeen)和马修(Mathieu)给了“安全感”一个颇有意思的定义,他们认为,安全感是指“那些正在成为被害的人的忧虑和关注的度”。老百姓的安全感下降, 其实也正表明,他们“正在成为被害的人”的概率在上升。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
(二)国内外关于居民社会安全感的研究状况
1、国外关于居民社会安全感的研究状况
(1)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安全感的研究: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冲突、焦虑、防御机制等都是由个人幼年及成年阶段某种欲望的控制与满足方面缺乏安全感造成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Karen Horney)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提出了“基本焦虑”的概念,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沙利文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 . H . Erikson)在 1950 年提出了解释人生全程发展的一套著名的理论,称为“心理社会期”理论,它将人生全程划分为八个时期,并且认为, 在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一个时期都应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现代精神分析的理论——自体心理学( self-psychology ) 和客体关系心理学(object-relations psychology)认为: 客体是一个技术性的术语,涉及的是主体与之相联系的人或事物。从精神分析的理论可以看出:个体的安全感是这样产生的:父母(尤其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与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的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2)人本主义理论关于安全感的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现今闻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 )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 6 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马斯洛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又称 S-I 问卷)。马斯洛认为, 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 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我们会看到,安全感强的人具备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不安全感强烈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马斯洛在其研究后期,与 Mittelenmn 一起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
2、国内关于居民社会安全感的研究状况:
我国安全感的研究起步较晚。198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决定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活动的有关文件中,第一次提出要将人民群众普遍具有安全感作为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标志之一。
1988 年 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公众安全感指标研究与评价”课题组在京、津、沪等 15 个省、市区进行了“公众安全感”抽样调查,这项调查是由国家计委布置,国家科委支持,经公安部党组批准的“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指标体系”总课题中的子课题。
1998 年,中国公安大学为了考察社会转型对社会安全感的影响,本研究借鉴了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公众安全感综合评价指标”,并以其“公众安全感调查问卷”为基础,编制了社会安全感调查问卷。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的社会安全感不容乐观,社会治安状况是影响居民社会安全感的主要因素。
从 2001 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每年都在全国除台港澳外的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零点调查公司从 1992 年就开始从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