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狗是狂犬病的罪魁吗
狗与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发病后几乎100%死亡。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狂犬病毒在食肉野生哺乳动物中传播。许多野生动物感染狂犬病毒后,如狐、狼、豹、熊、臭鼬、鼠、猫鼬、蝙蝠等均是本病原的主要储存宿主,成为传染源;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毒易感,但在自然界中主要易感的动物是犬科与猫科动物,猪、马、牛、羊、鹅、鸭等家畜家禽也可感染狂犬病毒。
人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才有可能感染狂犬病,潜伏期2~8周。在发展中国家犬是狂犬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在传播人狂犬病中起主要作用。在发达国家狂犬病主要是由蝙蝠和野生动物引起。
我国是世界狂犬病第二大国
除印度我国是狂犬病第二大国。犬的免疫覆盖率影响着人狂犬病的流行。无论防治人狂犬病或狗狂犬病都应以犬的免疫为主,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成功防止狂犬病的经验。我国目前养狗约9000万左右,农村约占85%。但是农村狗的狂犬病免疫工作几乎是空白,如湖南全省约2000万只狗,%,而国际流行病学公认免疫率达到70%才能形成免疫屏障。
在发达国家,对狗的狂犬病免疫是首位的强制性预防措施,还会给野生动物投放口服狂犬病疫苗,这也是WHO(世界卫生组织)一再提倡的防治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我国历来狗的狂犬病免疫接种率很低,狂犬病防治工作比较落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狂犬病防治策略始终是灭杀、禁养狗。尽管许多健康的狗遭受无辜伤害,但我国的人狂犬病发病率并未下降,这是因为狗的狂犬病免疫预防措施及狗肉市场的管理始终未引起足够重视。
狂犬病的防治
狂犬病并不可怕,流行病学显示,易感人群被病犬咬后的发病率约为15%~30%,被病狼咬后约为50%~60%,若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后,%左右。被狂犬或其他发疯动物咬伤、抓伤后,均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方法是:①用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②用碘酊或酒精消毒数次;③按WHO推荐的暴露后程序注射疫苗。
狗与弓形虫病、钩端螺旋体病
目前许多妇产科医生常告诫孕前就诊弓形虫检查的年轻女士:“接触狗会传染弓形虫病,赶紧把狗处理掉。
”这种说法曾经常见于大众传媒。因此,造成了孕前人士的严重困惑,也是一些人弃掉爱犬的主要原因。
笔者就相关问题,访问了曾留学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临床流行病学研讨会的安徽医科大学资深临床流行病学专家祖述宪教授和曾在澳洲行医多年资深的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高得仪教授。
接触狗不会传染弓形虫病
祖述宪教授和高得仪教授都一致回答:“狗的确可以感染弓形虫,但是和猪、羊、鸡等动物一样,弓形虫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