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古诗词“四美”教学法.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四美”教学法.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5/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四美”教学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词“四美”教学法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古诗词“四美”教学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读美;译美;品美;悟美
古代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就是语言精练,想象丰富,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对于当代中小学生而言,学****这些优秀的古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每个孩子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是陶冶其情操的重要途径。然而,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的老师总是无从下手。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解总使诗歌变得索然寡味。针对这一问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古诗词教学应抓住“四美”环节,即“读美”“译美”“品美”“悟美”。
一、读美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每教到一首诗词,我们首先应要求学生试读,不求甚解,但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要能体悟到诗歌的韵律美。其次要求学生在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再读。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谈心,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杜甫的《春望》,当时正值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杜甫不幸被捕,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第二年正当春回大地,草木茂盛之时,却是城空人稀,物是人非,所以,诗人的忧国思乡之情便跃然纸上。因此,让学生了解诗作的创作背景,设计多种形式的朗读,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又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深厚的语文积淀。
二、译美
我们都知道古诗词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运用的词法和句法与我们现今掌握的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一些术语、典故都会给我们的理解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诗词进行疏通、翻译。还是杜甫的《春望》,诗中的“国”指长安,“烽火”指战乱,“浑”指简直,“胜”指能承受。理解了这些关键字词就能准确地把这首诗歌翻译出来。但是翻译不是将生涩拗口的词语连缀起来,它要求学生在把握正确词意的基础上,打开词汇库,发挥想象,用优美的散文化语言将诗词翻译出来。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若译为:烟雾、月光笼罩着水面和沙滩,就缺少了语言的美感,同时诗人所要描绘的清冷意境也显现不出来。而译为:迷蒙的烟雾、朦胧的月光笼罩着清冷的水面和冷寂的沙滩。则显得优美深沉,同时诗人所要表达的凄凉之情也便悄然浮出诗意了。
三、品美
就是从不同角度去品析诗词。结合教学实践,我归纳了如下品析诗词的美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段品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渐欲”二字,不仅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动态美,同时也表现出了野花极具人情味的情感美。而
“没马蹄”三字,既写出了浅草吐露新芽的生命力,又体现出了诗人喜爱在西湖骑马游春的风俗。

古诗词中诗人常用一些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形象外化出来。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更能让我们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别具匠心,造境奇绝,不仅写出了北方冬景的壮美,同时还颇富浪漫色彩,使人忘记了极其寒冷的天气而倍觉温暖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