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
二、效率与公共物品
三、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四、对公共物品的私人偏好
一、公共物品
,并不直接反映在市场中的生产和消费的效应,外在性可以在生产者之间、消费者之间或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产生。
外在性可以是负的:当一方的行动使另一方付出代价
外在性可以是正的:当一方的行动使另一方受益时
一、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有两个特性:非竞争的和非排他的
非竞争的:如果一个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则该商品是非竞争的
非排他的:如果人们不能被排除在消费一种商品之外,这种商品是非排他的。
二、效率与公共物品
私人商品供给的有效水平是通过比较增加一单位的边际收益与生产该单位的边际成本决定的。效率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实现。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公共物品,但分析不同。对私人商品,边际收益由消费者得到的收益衡量。对公共物品,我们必须要问每个人对一增加单位产出的估价是多少。把所有享受该商品的人所估的价值加总,才得到边际收益。然后,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我们必须要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
三、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假定你为社区考虑一个灭蚊计划。你知道该计划对社区的价值达与他将花费的50000美元成本。你能够通过私人提供该计划而获得利润吗?如果你对社区10000个家庭每个收5美元,你将收支平衡。但是,你不能强迫他们支付此费,更不用说去设计一种制度,使灭蚊计划估价最高的家庭支付最高的费用了。
问题在于灭蚊是非排他的——没有一种提供该服务又不使每个人都受益的办法。结果,家庭就没有动力来为这个计划付钱,而这个计划对他们实际上是很值得的。知道该计划价值的人们会成为免费搭车者,他们能够享受它的好处而不用为它付钱。
三、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对于公共物品,免费搭车者的存在使得市场很难或者不可能有效的提供商品。或许如果涉及的人很少,计划又相对便宜,所有家庭会自愿同意分摊成本。然而,当涉及到的家庭很多,自愿的私人安排常常是无效率的,公共物品如果有效率的生产就必须有政府补助或者政府提供。
四、对公共物品的私人偏好
政府生产公共物品较为有利,是因为政府能够定出税或费来支付其成本。但是,但是当免费搭车问题存在使人们错误的显示他们的偏好时,政府如何确定对一种公共物品要提供多少?在这一部分,我们讨论一种机制,它确定私人对政府生产的商品的偏好。
四、对公共物品的私人偏好
投票常被用来决定配置问题。例如,人们对某些地方预算问题直接投票,并选举议员对其它问题投票。许多州和地方公民投票是建立在多数决定投票制上的:每人一票,赢得50%以上选票的候选人或问题获胜。让我们来看看多数决定投票制是如何确定公共教育的。图(略)描述了三个公民对教育开支(以每学生为基础)的偏好,这三个人代表了学区的三种利益集团,代表三种不同的支出水平。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多数决定投票制中,中间投票人偏好的支出水平总能击败其他选择而赢得选举。
四、对公共物品的私人偏好
但是,中间投票人所偏好的将会是有效率的支出水平吗?在这个例子中是这样的,因为1200美元是有效率的。但中间投票人的偏好常常不是有效率的支出水平。假定第三个公民的偏好与第二个一样。那么中间投票人的选择仍将是每个学生1200美元,但是有效率的支出水平将低于1200美元(因为有效率水平是所有三个公民偏好的平均)。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决定会导致教育支出太多。如果我们把例子倒过来,让第一个和第二个公民的偏好相同,多数决定会导致教育开支太少。
四、对公共物品的私人偏好
因而,多数决定投票制让中间投票人的偏好决定公民投票的结果,但是这些结果并不一定就是经济上有效率的。多数决定是无效率的,因为它给每个公民的偏好同等的权重——有效率的结果根据每个公民的偏好强度给他或她投票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