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司空图与诗味论.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司空图与诗味论.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5/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司空图与诗味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司空图与诗味论
摘要:以味论诗是中国古典诗论的重要范畴,诗味论的发展源于先秦经魏晋明确,至唐已趋于完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司空图作为诗味论的集大成者,总结了刘勰、钟嵘等的以味论诗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使诗味论更加完备和系统。同时,司空图对平和淡远之美的推崇,成为影响后世审美追求的重要观点。
关键词:诗味论辨味味外味淡味
与西方美学传统中排斥贬低官能感受不同,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更重直观感受,哲学思想更多的是从感知而来,而非抽象出来。因此味觉这一被西方哲学家认为与美感无关的感知方式,在中国却从原本的饮食概念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步走向审美领域,成为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的诗学方法。
诗味论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但这一时期“味”只是多与审美体验联系在一起,而“味”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享受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的开始出现,诗歌创作流派层出,诗在文学中居于突出地位,在诗歌创作上开始注重艺术美和情感美,这也促进了审美文学的发展。加之魏晋玄学、佛学的盛行,理论思想活跃,促使了诗味论的产生。
一、“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辨味批评
司空图对诗味的探讨是从“辨味”开始的,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
“文之难而诗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①强调无论作诗、读诗、评诗都必须首先辨味,把“辨味”看成是“言诗”的前提和条件。将诗味论的探讨角度从以往的探讨“诗味”转变成了“辨味”。
在司空图之前,人们对诗味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客体之味上也就是文本本身的味,而对客体之味的论述又以钟嵘“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为核心和代表。“滋味”是钟嵘评判诗文的标准,在他看来,诗必须要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才能称之为上品。钟嵘认为曹植的诗“体被文质”,将内容美与形式美高度统一,产生了“滋味”,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是为上品。钟嵘对诗味的探讨以“滋味”为标准,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契合,关注点在诗文本身,钟嵘的客体诗味论在这一时期影响很大。
直到司空图提出“辩味言诗”改变了客体诗味论,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主体方面,创作的主体和品评阅读的主体,论诗的重心从客体转向了主体。首先要“辨味”而后才能“言诗”。这里“辨”是一个动词,具有分辨、辨析之意,又可引申为体悟、发现、领会,它带有较为浓厚的主体意向和主观能动性,因而具有一定的主体性色彩。“辨味”也就是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去领悟、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味”,然后才有“言诗”的可能性。
司空图的“辨味”主张不仅从主体角度谈了“诗味”的形成,还从文学活动和人的感知出发,对诗味进行了全面又深刻的认识,这是对之前诗味论的超越。司空图的“诗味论”主要对象是诗歌,他将诗与非诗区分出来,认为论诗必须要
“辨味”,因为文无需有“味”,而诗则必须有“味”。先辨味之有无,将诗与非诗区别开来,司空图又对“诗味”进行了辨析。
味源于食物的品评,司空图以饮食为例来说明诗的味:“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酶,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雄,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中华之人以充饥而邃辍者,知其酸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②咸酸味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但不是全部的味,咸酸之外还有醇美。与咸酸相比,醇美不易得到却是我们追求的所在。同理,诗歌也是如此,除了在诗的语言中包含的具体可感的“味”之外,还有隐藏在其中更深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