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论司马迁的侠客情结(毕业设计论文doc).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论司马迁的侠客情结(毕业设计论文doc).doc

上传人:aidoc1 2015/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论司马迁的侠客情结(毕业设计论文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论文
论文题名: 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论司马迁的侠客情结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4月20日
中文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人格特征,展示了他的侠肝义胆精神的形成过程,其中重点分析了李陵事件对司马迁心理的创伤性改变。其次,剖析了司马迁本人的侠义观及其成因,表现了他壮怀激烈的古道侠风。最后,论述了司马迁“侠客情结”在《史记》中的反映,寄托了他以侠立言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司马迁的“侠客情结”,是他创作《史记》、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依据,也是他鲜明情感倾向性的集中体现。是在西汉这个游侠黄金时代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因其本人侠肝义胆的人格精神和所受重重苦难的压抑(李陵事件)而形成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是司马迁“侠客情结”在传记文学中最直接的显现,也是中国武侠文学的发轫之作, 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司马迁,侠客情结,《史记》
目录
引言…………………………………………………………………………1
侠肝义胆——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人格特征………………………2
司马迁早年的人生经历…………………………………………2
“李陵事件”对司马迁心理的创伤性改变……………………3
司马迁的人格特征………………………………………………4
结论………………………………………………………………………12
注释………………………………………………………………………13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论司马迁的侠客情结
崔彦儒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3级一班 200302115)
指导教师:石海光
引言

在后人的头脑里,文与武、儒和侠本来应该大异其趣,但在最高的境界上,二者则是相通的。从历史上看,侠者与文人的前身都是先秦时期的低级贵族“士”,同属“游”民阶层的游侠与游士,由于闯荡江湖的相似之处,相互之间也容易产生亲近感。文人与侠者在“硬件”分离的同时,在“软件”上仍然藕断丝连,相互影响。
更多的记载显示出汉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这些精神活动对儒侠之间所起的沟通作用。尚武、复仇的世风,使得相当数量的文人具备了容纳接受侠行的素质。另外,对自己能力的反思与重新界定也是他们在侠风吹拂下所进行的的思考,许多文人不再把自己的能力仅仅局限在经书中,他们在致力于对文化知识掌握的同时,也力求使自己具有体现刚烈精神的能力。

一、侠肝义胆——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人格特征
(一)司马迁早年的人生经历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54年)的左冯翊夏阳县(今陕西省韩城县)。父亲司马谈时任汉廷专业性极强的太史令一职。因这个缘故,司马迁十岁时就能诵读古文典籍。大约十岁前后,父亲将司马迁接到了长安附近的茂陵。茂陵是巨商富贾和游侠流氓聚居之所在,这种环境给予司马迁很大的影响。尤其著名游侠郭解等人还与司马迁时有往来,他们“折节为俭,以德报怨”,“言必信,行必果”,仗义行侠,种种充满英雄传奇色彩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司马迁稚嫩的童心,从而也使司马迁染上了一身的凛凛侠气。这侠气与他相伴终生,成为其人格的一个鲜明特征。
(二)“李陵事件”对司马迁心理的创伤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