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问题研究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75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问题研究ppt课件.ppt

上传人:yzhlyb 2018/9/30 文件大小:7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问题研究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流浪乞讨者——城市中的特殊群体
行管0501 金嘉平
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演变
1961年,中共中央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制止人口自由流动的报告》,决定在大中城市设立“收容遣送站”,以民政部门为主,负责将“盲流”收容起来并遣送回原籍,与此同时也提出公安机关要对收容对象进行审查鉴别。这是我国收容制度的发端,主要针对的是因三年自然灾害而进城的农民。
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文革”期间,因户籍制度强化对城市人口的严格控制,盲流人口不多,主要是少量的乞讨者,这期间的公检法加强了对这部分人员的执法力度,盲流人口变成被管制对象。
70年代末因改革开放,农村人口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为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保障城市安全,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收容遣送”的正式法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收容制度全面启动。
1991年因为“民工潮”泛滥,致使各大城市不堪重负,国务院于是发出了第48号文件,将收容对象扩大到“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稳定经济来源”“三无”人员。但在执行过程中,“三无”往往变成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三证”缺一不可。其后几年,民政部、公安部经常联合发文,进一步强化收容遣送工作,收容遣送成为公安、民政、街道办等部门的重要工作。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自8月1日起实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收容制度就此寿终正寝。
案例:“孙志刚”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