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言情小说中的痴情男配角现象叙议
摘要:在网络文学中言情小说这一类别里,男配角呈现类型化特征。这类形象是“厄勒克特拉情结”下的产物,在小说中作为男、女主角爱情的辅助元素促进女主角形象的成长、蜕变。这类形象的出现有其社会历史原因。
关键词:网络文学;男配角;精神分析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成果(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
自1998年蔡智恒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发表至今,十余年间网络文学迅猛发展,一度达到了与传统纸质文学分庭抗礼的态势。作为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网络文学体现出了文学发展的新趋势,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值得我们注意的元素。中国的文学历史源远流长。就言情小说而言,从古代至当代,除唐朝时出现过“一男一女”的爱情模式,基本上都是“一男多女”的爱情模式。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言情小说,“一男一女”的爱情模式才重新渐渐成为主流。而在现今网络文学中的言情小说,爱情模式则主要表现为“一女两男”的三角恋结构。这种三角恋结构典型表现为:无论男女主角间的爱情是何种形态、如何变化,男配角都被塑造为“得不到女主角的回应而仍旧一往情深”的痴情形象。这种类型化的表现却在读者接受上有令人吃惊的受欢迎程度,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探讨研究,也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于网络文学这种新文学形态的了解。笔者欲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出发,探究这一现象的产生的原因与背景。
一、形象本体特质与影响分析
这类男配角共同特点之一即专一。无论女主角是怎样的性格、做了怎样的事情、遭遇到
了怎样的变故、对待他是怎样的态度,他都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深深爱慕着女主。只要女主角的一句话,他们愿意赴汤蹈火。哪怕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和其他女子在一起,他们内心仍然会念念不忘、为女主角留下一席之地,甚至仍然等待着女主角的“回心转意”,更不必说拒绝女主角的任何请求了。这类男配角的特点之二即无私守护。他们爱慕着女主角,但是对女主角却并没有占有的欲望。一旦女主角明确表示或表现出对男主角的爱慕,他们就会退到一边默默地关怀、保护着女主角。在男女主角发生矛盾而冷战、分离时,他们也不会趁虚而入,只是守护着女主角直至男女主角重归于好。甚至为了“女主角的幸福”而努力帮助男女主角排除万难。为了不造成“女主角的困扰”,部分男配角甚至从未表达过自己的深情,放弃了为自己争取幸福的权利。
在容貌和才华上,这类男配角大多和男主角不相上下。不是一表人才,至少也是眉清目
秀;不是才华横溢也是能力出众。而在地位或家世上,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和男主角旗鼓相当;另一类是女主角的青梅竹马,虽然不是豪门大户,但也拥有一定的资产或者地位。他们基本上和女主角关系良好,超越了普通朋友,是女主可以信任、倾诉、甚至依赖(一
般来说是女主角不愿意)的对象。他们可能为女主角付出了很多,比如自己的财富、地位、名声、时间、甚至生命,但是他们的痴情付出除了成全男女主角的幸福和自己的黯然神伤之外,基本上得不到任何的其他回报。以至于网络上存在这样的评价:“男一号是给女一号爱的,男二号是给所有人爱的”、“男一号是用来发展剧情的,而男二号是用来疼爱的”。这类男配角形象可谓是广泛存在。就言情小说领域的“四小天后”的创作而言,如桐华代表作《大漠谣》中的角色孟西漠;寐语者作品《衣香鬓影》中的薛晋铭;匪我思存代表作《寂寞空庭春欲晚》中的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