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
(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本来只是苏州城外一座小寺,自从张继此诗流传之后,成为一处名胜古迹。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 年)进士。大历中,
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盐铁判官。 高仲武编 《中兴间气集》, 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暮年诗
人 26 家的诗 132 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
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
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可知他
家世代是诗人。他的诗见于《全唐诗》者,只有四十余首,其中可能还混入了别人的诗。但
宋人叶梦得说:“张继诗三十余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的诗,在南宋时
已仅存三十余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如果这首《枫桥夜泊》诗没有
流存下来, 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 这首诗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 归途中
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 他中了进士后, 倒没有写出什么好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 《中兴
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后来被收入 《唐诗三百首》,
才使这首诗传诵于众口。我们知道,《全唐诗》收录 2300 多位诗人的 42000 多首诗歌!诗
作能被收入《唐诗三百首》着实不易。
对《枫桥夜泊》诗,曾有诸多疑问。关于这首诗的诗题,就有人产生了怀疑。有人
说,如果张继的船就停泊在寒山寺外枫桥下, 那么他听到的半夜钟声, 一定就从岸上寺中发
出,为什么他的诗句说是“姑苏城外寒山寺”, 而且这钟声是“到”客船呢? 《中兴间气集》
选此诗,题为《夜泊松江》,应是此诗的原题。诗中第一句“乌啼”,有人以为乃寒山寺以
西有“乌啼山”, 非指“乌鸦啼叫”。 此句中的“霜满天”, 有人说, “霜,不可能满天。 ”
但 庾信 《和裴仪同秋日诗》 曰: “霜天林木燥, 秋气风云高“。 杜甫《季秋江村》 诗曰“渭
琴将暇日, 白首望霜天”。 看来, “霜满天”似可理解为“满地是霜的深秋天气”。 对第二
句的“江枫”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江,指寒山寺大门西侧的江树桥;枫,即枫桥。
喻守真编著《唐诗三百首详析》谓,“霜满”、“江枫”,隐指时令为秋。陈新注《唐人绝
句选》 则谓, “江枫”, 水边的枫树, 枫叶经霜变红, 和渔船上的灯火都是鲜明的色彩。 “江
枫”或是双关语。宋龚明之《中吴纪闻》作“江村渔火”, “江枫”已成“江村”。诗句
中的“愁眠”, 有人说是苏州的山名, 但清人毛先舒说, “后人因张继之诗, 始改山名愁眠。
另外,对最后一句中“夜半钟声”,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
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他以为三更半夜,
不是打钟的时候,故诗句虽佳,却不符合现实。对于欧阳修的看法,许多人都不同意。且看
白居易诗:“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皇甫冉诗:“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温庭
筠诗: “悠然旅思频回首, 无复松窗半夜钟。 ”宋代范元实又从 《南史》 找到半夜钟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