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科举制度.ppt

格式:ppt   大小:1,590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举制度.ppt

上传人:2072510724 2018/10/3 文件大小:1.5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举制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初创于隋代时期,形成于唐代,一直延续至清末,存在了1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科举制度对于这一漫长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及知识分子的学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夏商周:“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
春秋战国:选贤任能的客卿制。从下层军士或平民中选拔,只要由一技之长,能够解决郡主或者其他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呢就可以登上政治舞台。
两汉:察举征辟制。(任子制度)
察举:由公爵,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所谓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官职。察举的科目:贤良方正,秀才,孝廉,明经。
征辟: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才做官。
任子制度:“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任期满三年后,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个任“郎官”。
流弊:被选的范围有限。以财产为入选标准。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隋唐:科举制
夏商周: 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 客卿制
两汉: 察举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科举以前的选士制度
科举的产生与发展
隋朝:隋文帝时期,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开设“明经”“进士”科,用考试策问取人,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取士,故称“科举”。
意义: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彻底打破了豪门士族把持国家政权的政治格局,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提供了进身的机会。
唐代:继承,发展,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考试种类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公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余种。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的科目。
考试合格被录取:及第,登科,擢第等,考不上就叫“落选”。
及第
吏部选试
授予官职
布衣,白衣
具备做官的资格
身,言,书,判
庆典活动:
探花宴
曲江会
雁塔题名
宋代:继承唐代的科举制度,并做了重要改革。
1,礼部的考试,主考官直接由皇帝任命,加强了皇帝对科举考试的控制。
2,增加了殿试,对那些考中进士的人进行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决定录用的名次,使被录用的人只对皇帝本人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