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药配伍原则及禁忌
君臣佐使
七情配伍
壹
贰
配伍原则
(一)
配伍
壹
相须
贰
相使
叁
相畏
肆
相杀
伍
相恶
陆
相反
单行:即应用单味药主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它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
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
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习云生姜杀半夏。
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如乌头反半夏
综上所述,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六项。
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
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
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君臣佐使
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它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
(二)用药禁忌
十八反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
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
十九畏列述了九组十九味相反药,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一)配伍禁忌
从大量的文献来看,关于十八反、十九畏出现严重毒性反应鲜有报道,但是有人认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相反药性没有被淘汰,延续至今,就在于它可能揭示了药物配伍禁忌这一客观规律。现代研究认为,反药使用可能确实会产生中毒的后果,但是也有可能是中药本身的毒性,除了海藻和甘草没有毒性以外,其他的每一对反药中都包含有毒中药。如甘遂、大戟、芫花、藜芦、乌头、半夏都是有一定毒性的中药。使用不当产生毒副作用是很正常的。
大部分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十八反和十九畏中的药对的破禁应用都是在复方中与其他药并用的,并非单纯药对中的两味药,但是现在的研究只考虑药对或者将单味药与反药对比较,并没有考虑到含有反药对的整个复方。禁忌药对必然与复方中的其他药物产生相互影响,因此,在研究十八反和十九畏时,还应该注意到单药与禁忌药对、禁忌药对与其他药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近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