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五、急救技术
第一节:胸腔闭式引流术
一、适应证:
;
;
。
二、器械用品
消毒钳1把,长弯钳1把,中弯钳4把,手巾钳4把,持针器1把,大刀柄1把,刀片2只,有齿镊1把,组织剪1把,中弯三角针2根,治疗巾4块,纱布10块,7号及1号缝线,胸腔引流管2根或胸腔套管针1副,无菌手套2副。5ml无菌注射器1副,局部麻醉药。
三、操作技术:
(一)肋间套管法
,选用胸腔上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外插管;以引流液体为主者,则选择腋中线或腋后线第6~8肋间插管。
。在腋中线插管时,病人略向健侧卧,头转向对侧,上肢抬高置胸前或抱头。
(1)插入套管针:以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针头刺入胸腔抽出气体和液体,即可确定于该部位插管。皮肤切开一小口,术者右手握住套管针,沿肋骨上缘垂直插入胸腔。为防止用力过猛而刺入过深,示指宜靠近针尖;当突然感觉阻力消失或能听到刺破胸膜的声音时,说明套管针已进入胸腔。
(2)插入并固定引流管:抽出套管针芯,将引流管从套管针侧孔插入并送至胸腔。插入前,宜将引流管在距切口5cm处结扎一丝线作为插入深度的标志。引流管远端用血管钳夹闭。一面送入引流管,一面退出套管针,以缝线固定引流管,并连接于水封瓶上,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二)切开插管法
,在插管部位切开约2cm小口,用血管钳分离肌层,在肋间穿通胸膜进入胸腔,并适当撑开血管钳扩张。
,近端做好标志线,以长血管夹平行挟住引流管头端,经胸腔切口送入胸腔。
,继续将引流管送入胸腔达标志线处,缝合切口1~2针,将引流管固定在胸壁上,末端连接水封瓶。
四、注意事项:
,尤其是肥胖或肌肉较发达的病人,应注意防止引流瓶插在肌肉深层、胸膜外而未达到引流目的,以致延误治疗。当引流管接上水封瓶后,一定要见到水封瓶内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方能确定引流瓶在胸腔内。
,经常捏挤引流管,防止血块、脓块、残渣填塞,以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通常在术后48小时~72小时拔除。
(1)24小时引流量明显减少至<100ml;
(2)嘱病人咳嗽,观察引流瓶内无气泡溢出;
(3)胸部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明确肺已膨胀;
(4)气胸病人宜先夹管8小时~24小时,观察无肺萎陷后再拔管;
(5)脓胸病人不宜马上拔管,一般须经2周~3周后改为开放引流。
五、常用的引流瓶(袋)
,由1个广口玻璃瓶和1个含有两个空的橡胶瓶塞组成,空内分别插入一长一短的玻璃管,短管与外界相通,长管上端连接病人胸腔引流管,下端插入水下3cm左右。也可以在两根短玻璃管的单瓶上再连接1个水封瓶,有利于准确观察引流液的情况。
,以利于肺膨胀。此管需插入水下10cm~20cm,当吸引器压力超过10cmH2O ~20cmH2O时,空气即从压力调节管内进入水中,使引流管达到恒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