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1965年崇武以东海战(精选).pps

格式:pps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S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965年崇武以东海战(精选).pps

上传人:静雨蓝梦 2015/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965年崇武以东海战(精选).pps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65年崇武以东海战: 我海军大胜国民党海军
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我在海军褔建基地,,.
E-
幻灯片制作:汪锦昌
1961年褔建前线
1965年崇武以东海战: 我海军大胜国民党海军
崇武以东海战(台湾方面称“乌丘海战”)是1965年11月13日夜至14日晨,我海军东海舰队一部与国民党海军军舰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以东海面进行的一次海战,是人民解放军海军与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海军在1965年进行的第3次海战。这次海战是人民海军“小艇打大舰”的光辉战例.
胜利返航
我所知道的崇武以东海战
:1965年11月12日,国民党“临淮”号(原“永昌”号)护航炮舰离左营到澎湖列岛的马公。,国民党海军南区巡逻支队旗舰、大型猎潜舰“山海”号(原“永泰”号)率护航炮舰“临淮”号,由马公隐蔽出航,驶往乌丘
海军福建基地获悉后,决定将作战海区选在乌丘正南8海里附近,以护卫艇6艘和远航鱼雷艇(木质)6艘组成突击编队,由海坛水警区副司令员魏垣武担任编队指挥员。至此,解放军参战兵力为:100吨级护卫艇4艘、125吨级护卫艇2艘、K-183型远程鱼雷艇6艘。在娘宫锚地,决定把参战兵力编成3个战术突击群,从第31大队573、579号和第29大队576、577号4艘护卫艇组成第一战术突击群,担任主攻敌“山海”号任务;第29大队588、589号2艘护卫艇组成第二战术突击群,担任牵制“临淮”号的任务;6艘鱼雷艇组成第三战术突击群,以鱼雷扩充战果
我护卫艇
我魚雷快艇
为保障作战部队侧翼安全,防止金门敌舰来援,护卫艇第31大队75吨护卫艇4艘进至崇武东南15海里处担任警戒和海上救援,护卫艇第29大队75吨护卫艇2艘、125吨护卫艇1艘至西洋岛以东海域实施佯动,以钳制东引的敌舰。
我XX观通站对海雷达
海上编队于21时25分由娘宫起航,22时10分到达东月屿。各艇群行驶途中雷达不开机,保持无线电静默,严格灯火管制,以单纵队航行,艇间保持目视距离,航速24节。此时,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打击国民党军舰的作战方案,并传达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要抓住战机,集中兵力先打一条;要近战,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我艇隐蔽待机点
23时14分,。23时33分,护卫艇群距“永昌”号和“永泰”,编队指挥员下令集中火力攻击前导舰“山海”号,国民党两军舰随即还击。交战时,573指挥艇和576预备指挥艇先后中弹。573艇驾驶台中弹2发,护卫艇第三十一大队副大队长李金华和中队政治委员苏同锦当即牺牲,魏垣武以下7人负伤,罗经被打坏,艇向左转向。大队参谋刘松涛头部负伤、右臂骨折和食指被打断,仍然挺身而出代替操艇,直至返航。魏垣武负重伤后仍坚持指挥护卫艇编队向敌舰射击。国民党军舰遭打击后,“山海”号即转向规避远离,向乌丘逃窜。“临淮”号边规避边射击。
夜战场面实拍
我29大队海上猛虎艇
23时36分,由于双方处于相对运动,速度又快,解放军海军艇队火力很快与国民党军舰失去接触。编队指挥员下令停止射击,并令召唤鱼雷艇攻击。鱼雷艇队接到攻击命令信号后,即以第二组(131、152)艇组向“临淮”号攻击。“临淮”号继续南逃。鱼雷艇队指挥员、支队副参谋长张逸民冒着国民党军舰炮火,率领第一组(132、124)和第三组(145、126)4艇高速追击“临淮”号,14日0时21分,鱼雷艇队抵近18链时进行占领阵地机动
支队副参谋长张逸民在指挥
艇队接近“临淮”号至10链距离时,即展开两舷攻击。0时30分,第三组145艇接近到艇舰左舷90~100度、距离4链时进入战斗航向。艇组指挥员下令:“单艇攻击!”145艇冒着国民党军舰的密集炮火,逼近到300米的距离上发射2枚鱼雷,“临淮”舰尾部命中1枚,当即失去机动能力开始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