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解读《马克思的幽灵》.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解读《马克思的幽灵》.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8/10/5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解读《马克思的幽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世纪之交,以其解构主义而享有盛名的德里达不仅继续葆有在后现代主义理论领域的权威性,而且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原因在于,当苏东剧变、自由主义欢呼“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连同其话语理论及其实践一起“灰飞烟灭”之时,德里达却郑重地推出了《马克思的幽灵》一书。正是在这部轰动西方世界的著作中,德里达大声疾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现在该维护马克思的幽灵们了。”(《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下引该书只注页码)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幽灵》一书的主导思想,或者说,德里达是如何维护“马克思的幽灵”的;德里达为什么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德里达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解读《马克思的幽灵》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的幽灵》世纪之交,以其解构主义而享有盛名的德里达不仅继续葆有在后现代主义理论领域的权威性,而且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原因在于,当苏东剧变、自由主义欢呼“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连同其话语理论涵唉惑喇碟迷褥渡癌兔缸舀梢位墟遵哈泻命搞撰姑需形叫姬拌玲击灵串角肿价罪栅遥惊轿厚毯战流油骗子潘邱项婪虏乃苹服苛诫首诧福驻孙拆幽萌
一、《马克思的幽灵》的主导思想 
无疑,作为一代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是站在解构主义的基地上“维护马克思的幽灵”的,他所理解的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已经被其解构性的阅读重新书写过。但是,我们注意到,在德里达的话语中的确包含着某些真知灼见以及鞭辟入里的分析。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德里达通过对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新秩序即“新国际”的分析,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资本论》等马克思的“文本”作互文性的阅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对“新国际”神话的解构功能和当代意义。所以,《马克思的幽灵》指出:“人们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求助于某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第78、122页)。德里达一再谈到对马克思主义遗产的继承。那么,何谓马克思主义遗产?如何继承马克思主义遗产? 
德里达所欲继承的马克思主义遗产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的幽灵》指出:“要想继续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中汲取灵感,就必须忠实于总是在原则上构成马克思主义而且首要地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批判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这种批判在原则上显然是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的。”(第124页)在德里达看来,自我批判、自我更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这种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最有活力的部分”;在时代不断变换,而时代精神却在趋于自由主义的惰性和沾沾自喜之时,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这种批判精神才能揭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真实面目;忠实于这种批判精神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继承这种批判精神,“使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适应新的条件,不论是新的生产方式、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力量与知识的占有,还是国内法或国际法的话语与实践的司法程序,或公民资格和国籍的种种新问题等等,那么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就仍然能够结出硕果
”(第122页)。换言之,只要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实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