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中国现代戏剧的兴起.pptx

格式:pptx   大小:3,327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现代戏剧的兴起.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10/6 文件大小:3.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现代戏剧的兴起.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中国现代戏剧在探索中形成
总体特征:中国现代戏剧是在对改良旧剧的借鉴中,对西方戏剧的学****中逐渐诞生的。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话剧的早期形态——“文明新戏”就出现了。经过“五四”戏剧观争论,确立了建设西洋式新兴戏剧的目标,通过戏剧家们不断的艰难探索,在20世纪20年代,话剧在中国逐渐站稳脚跟,并且初具了形态。
“五四”戏剧观论争
文明新戏起源
1906年底,在当时日本兴盛的新派剧的影响下,一些中国留学生在东京成立了春柳社,发起人有李叔同、曾孝谷。
春柳社提出了向欧美戏剧与日本新派剧学****的宗旨。主要创作了《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等戏剧作品。
特点:这些戏剧抨击压迫、宣传反抗,以百花台词为主,采用分幕制,有完整的剧本,经过排练,重视戏剧演出的艺术性。
《黑奴吁天录》标志着文明新戏的开端。
文明新戏高潮阶段
国内新剧运动
1907年,王钟声主持的通鉴学校用“春阳社”的名义进行公演。
特点改良京剧的色彩很浓,但采用了灯光、布景、分幕制等现代话剧形式。
1910年底,任天知在上海发起组织了第一个职业性新剧剧团——进行团,其戏剧演出将革命宣传视为首要职责。
他们的《血蓑衣》、《黄金赤血》攻击封建统治,受到广泛欢迎。
特点: 1、采用幕表制,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
2、实行角色分派制,将各种角色类型化,设有言论派小生, 他们常常脱离剧情进行即席讲演。
缺点: 宣教的戏剧形式破坏了艺术完整性。
文明新戏衰落阶段
辛亥革命后,随着革命形势转入低潮,文明新戏开始走向衰落。
衰落原因大多数的剧团上演的剧目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商业化色彩很重,趋于末流。
虽然文明新戏衰落了,但是它是中国戏剧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演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中国戏剧的发展提供了若干经验与教训。
二、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戏剧
本时期的戏剧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同时借鉴了易卜生,王尔德,奥尼尔,斯特林堡,梅特林克等人的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的现代主义创作也开始出现,多元化的戏剧创作格局逐步形成。由于本时期戏剧处于出创期,许多戏剧作品还显得较稚嫩,粗糙。尽管如此,本时期仍出现了田汉,郭沫若,丁西林等优秀的戏剧家。
易卜生
“现代戏剧之父”
易卜生(1828—1906)挪威伟大的剧作家。
创作分期
1、早期(1850—1868)浪漫主义历史剧。
过渡作品:哲理剧《布朗德》、《培尔金特》
2、中期(1868—1891)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
3、后期(1891—1906)象征主义心理剧。
《建筑师》、《小艾友夫》、《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等。
“社会问题剧”
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深受易卜生赞赏,前者提出的作家应该在作品中提出社会问题来进行讨论的论点激励了易卜生的创作。
1868—1891年,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
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
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
“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