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10卷
第 29期
2010年 10月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V o l
10
N o
29
O ct
2010
1671
1815( 2010) 29
7334
05
Sc ience T echnology and Eng ineering
2010
Sci
T ech
Engng
加铺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设计
刘浅居
张肖宁
(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研究所, 广州 510640 )
摘
要
根据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路面典型结构图谱及说明!的要求, 结合增城市荔三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工
程实践, 依据适应于广东省的级配范围基础下, 介绍了旧水泥路面加铺的上下两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相应的矿料级配设计。
关键词
加铺
典型结构图谱
级配设计
中图法分类号 U 416. 217;
文献标志码
A
随着广东省经济的迅猛发展, 车辆的数目急剧 34) m, 非城镇路段路面宽度为 15. 5 m, 城镇路段路
增加, 轴重趋于重型化, 导致许多以前修筑的旧水面宽度( 24
34) m (不含人行道)。现状路面建于
泥路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 已经不能很好地 1993年, 交通量等级为中等。根据现状调查及检测
提供优良的服务性能, 于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数据表明, 现状路面经过多年的运营, 损坏程度已
加铺沥青面层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路面修复技术, 具相对严重, 路面破损状况等级评定基本为差或次;
有工期短, 对交通影响小, 修复后路面的服务性能具体病害主要体现在露骨、破碎板及裂缝上。现为
好等优点。但目前国内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了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提高城市的形象, 对该条
铺沥青面层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用来指导设道路实施路面大修。其中路面部分考虑该工程沿
计和施工, 同时结合各地地域差距, 路面的结构类线已经进行大量开发, 城镇规模已经初步形成, 车
型的差异性, 也没有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 1
4] 。因辆及人群横穿现象较为严重, 为了保证行车舒适及
此, 结合增城市荔三公路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行人安全, 不宜提高现有道路等级、线形标准及设
矿料级配设计和广东省路面典型结构图谱及说计速度, 故采用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做加铺沥青
[ 5]
明!的具体运用, 对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混凝土面层的处理。
青面层的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2
加铺层级配设计
1
旧水泥路面概况
在加铺层级配设计的原则上, 主要考虑和依据
增城市荔城到三江公路大修工程, 起于增城境的标准是现行国颁、部颁的标准、规范和实验规程,
内的广汕公路( 324国道), 途径荔三公路收费站、广并参考了广东省路面典型结构图谱及说明!。该
惠高速、广深铁路、止于江龙大桥收费站, 道路全长图谱是为了提高广东省路面质量, 总结了广东省多
约 13. 02 km, 路线呈南北走向, 双向四车道, 城镇路年来路面设计和使用的经验和教训, 并吸收国内外
段为双向六车道。采用原国家颁布规范一级公路路面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制定出来的。适用于广
标准, 计算行车速度为 60 km /h, 路基宽度为( 26
东省不同地区, 不同地质条件和交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