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大清乾隆--款识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75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清乾隆--款识分析.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10/6 文件大小:7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清乾隆--款识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款识分析——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大清乾隆年制”的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现在非常多见,乾隆朝历时达60年之久,烧造量大,写款者几经易手,人数估计不少,款式变化较多。楷书与篆书也同时并用,以篆书款为主,有的作六字三行横排,有的作六字双行竖写,字体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
由于款的比画比较多,所以,常常先印上痕迹,再进行描写。
字料发色的变化比较大,色料的发色一般不理想,有红料。
每笔的首尾色重。
一,“大”字:
1,(1)一行、(2)四竖、(3),头是有一明显小点,居中、(4),最后一竖往往有点外撇。
2,一般下面是平行如图1,图2,图3,也有不整齐的如图4;
3,还有把中间两笔写成儿形的如图5;
4,右溜肩(图2)少见。
二,“清”字第一图最为标准
1,三点水:(1)一般写成五笔,上两笔在2/3的位置。
也有更上的如图2,更下点的如图4;
(2)右上一笔都横连中间一长笔。
也有左下一笔上部也连中间,甚至四笔都连的如图8的珐琅彩款。
2,“主”(1)主上第一横两边直立,U最后一横与下面“月”有明显空隙。
少见最后一横点在“月”上如图8。
3,“月”(1)为一个独立方框中间一竖上下都不连。
也有连上横的如图4与连下横的如图8;
中间也用点的如图7,也有用丫形的如图5;
口的上下两竖也有上出头如图6图7,
口也有下出头的如图7图8。
三、乾字的变化比较少
1,左边顶部是个鱼叉形,中间是个日字,下面像是个阿拉伯数字“5”。
也有把“5”写成“亏”字少最上一横如图3,图4
2,右边顶上一“点”,下面是个横竖的“弓”形。四横位置均衡。
也有第一横第二横间隔小的如图2;
早期的形入图4。
四、隆字看上去复杂,其实变化也少。
1,左边一横三个方“口”位置均衡
2,右边肩多数滑肩,少数直勾
五、“年”字变化比较细微,需要小心观察。
1,最上一横大多数中间断开如图1图2。
也有连的如图3图4,大约属于非青花类。
2,中间一短横没有连右边一竖。
也有连的如图3图4(一般上连中也连)
3,右中下弯连右一竖。
也有不连的如图2;也有成直角连的如图3,更有写成一整行的如图4。
六、
“制”变化最多,请注意主要的特征。
1,右上中间一横与上一横一起成为“回”叉形,
有只是一短横的如图4‘
2,中间有一点。
3,中下最下一横向右出头
也有不出头的如图3图4图6;
4,左上左上一般为”斤“字。
有如“2”字的入图5,有如“5字”字的如图6,有如“5”最后一笔再连的如图4,
有如“反6”的如图7。
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乾隆朝历时达60年之久,烧造量大,写款者几经易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