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Gn;gonadotropin hormone,GTH)简称促性素,包括由腺垂体分泌的LH、FSH和由胎盘分泌的hCG和eCG。
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受下丘脑分泌的GnRH的调控。
临床上药用的促性腺激素主要是从绝经后妇女的尿液中提取的。
第一节促性腺激素类药物
促性腺激素的种属特异性极强,从动物腺垂体提取的制品对人几乎无效。
临床上药用的制剂有:
孕妇尿液中提取的hCG,
绝经期妇女尿液中提取的人尿促性素(human menopausel gondotropin, hMG)
人FSH,纯化的FSH和基因重组的FSH
一、化学结构
由α、β2个亚基通过非共价键结合的糖蛋白。
二、药理作用
与FSH的生理作用相似。
促进卵泡发育:增强卵泡的募集和生长,刺激卵泡内细胞增殖和发育
促进激素合成: FSH与LH协同,卵泡膜细胞产生雄激素,提高颗粒细胞内芳香化酶的活性,促进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促进排卵、促进黄体的形成,维持黄体的功能。
hCG在妊娠早期,由绒毛膜分泌,其结构与LH相似,作用相近。受精后8~10天血中hCG水平开始升高,可作为早孕的诊断依据之一。
三、临床应用
Gn主要用于替代治疗:适用于Gn水平低下,而性腺反应正常的病人。
-垂体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FSH、LH和E均低于正常值,而PRL正常,称低促性腺激素闭经。如sheehan’s综合征,垂体瘤术后等。
-垂体功能不全时刺激治疗。血中FSH、LH和E2水平正常,但不排卵,为Ⅰ度闭经。
。为IVF-ET做准备。
一百多年前由席汉(Sheehan)发现的一种综合症,当产后发生大出血,休克时间过长,就可造成脑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后遗症,表现为消溲,乏力,脱发,畏寒,闭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临床上称之为席汉氏综合症。
血浆中促性腺激素水平(参考值)
Gn血浆水平
女性基础水平
FSH
5~20IU/L
LH
5~25IU/L
女性排卵期
FSH
12~30IU/L
LH
25~100IU/L
男性
FSH
5~20IU/L
LH
5~20IU/L
青春期前男孩和女孩
FSH
<5IU/L
LH
<5IU/L
四、常用促性腺激素类药物
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多为从孕妇或绝经期妇女的尿液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具有促进卵泡生成、成熟和排卵作用,同时能促进和维持黄体功能。
常用药物: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hprionic gonadotropin,CG)
尿促性素(human menopausel gonadotropin,hMG)
尿促卵泡素(urofollitropin)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hprionic gonadotropin,CG)
CG有初孕妇尿液中提取。
【体内过程】
注射给药,12h后达峰值,t1/2=11h,23h;120h后降至稳定的低浓度。24h内10%~12%药物以原型从肾排除。
给药后32~36h内发生排卵。
【药理作用】
对女性:促进和维持黄体的功能,促进黄体合成孕激素,促进卵泡的生成和成熟,可模拟LH峰而诱发排卵。
对男性:促进垂体功能低下者睾丸合成雄激素,促使睾丸下降,促进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和维持。
【临床应用】
不孕症,黄体功能不足,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隐睾症和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不良反应】
卵巢肿大,伴胃胀、胃痛、盆腔痛;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胸腔、腹腔积液,血容量降低,电解质紊乱等。
男性性早熟:痤疮,阴茎睾丸增大,阴毛增生,身高过高。
少见不良反应:乳房肿大、头痛、易激动、精神抑郁、疲劳、注射部位疼痛、过敏等。
促排卵时可增加多胎率和新生儿发育不良、早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