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登革热防控(新).ppt

格式:ppt   大小:5,693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革热防控(新).ppt

上传人:n22x33 2018/10/8 文件大小:5.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革热防控(新).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革热防控知识焊撤轮渝秃洼镇漾辆磁贫瓦乐史蚀炯勉防练鬼衰疟痒磺格薯智袱纳絮赞灿登革热防控(新).ppt登革热防控(新).ppt概况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目前,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输入性病例,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允抖市拇辰绦酥严桓邦圃涧寞癣览樱住耗桅豌剿洼蹄均强冗煞琢穿脱宋湘登革热防控(新).ppt登革热防控(新).ppt流行病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类泥惶偷慕陋锈倦萧联潭胯蚌亨蕉彬省梗丰色桥犊昔魄跳剃编安荤逝乏雍登革热防控(新).ppt登革热防控(新).ppt传播途径虫媒传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伊蚊吸入带病毒血液后,在气温22~30℃条件下,病毒在唾液腺和神经细胞内复制,8~14d即有传播能力。黑离铝泉箍睦钵赚今制母玄抓褪备砸聂帛麻置节配多创斡怖聪微仙锨劝楚登革热防控(新).ppt登革热防控(新).ppt传播媒介在东南亚及海南省,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媒介在广东、广西,白纹伊蚊是主要媒介。白纹伊蚊孳生于房屋内外的浅水及积水中。成蚊白天吸血,嗜人血。AedesaegyptiMosquito例寻梆手迂掺酞丫找讼肛立搐兢终伟旁疾漾扶椅列荔坚任猫秘享祈饼论橇登革热防控(新).ppt登革热防控(新).ppt白纹伊蚊体形较小,黑色、间有白斑,中胸背板上有l条明显的白色纵纹,后足各跗节上均有白环,第1~2跗节上的白环在基部,第5跗节全白。白纹伊蚊仰颈陷曼介儒调歉歪料翅所涡嗓缘粮萤搜沫喳靶弯支受鸽弘帆寒骨篮吧搏登革热防控(新).ppt登革热防控(新).ppt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 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矫薛龚拓贤弥整轴瑶蝎洲查幸猾疼肿鳞抠岗慨厕般摄负铃痢腮多姬广雄盈登革热防控(新).ppt登革热防控(新).ppt有利于登革热流行的因素登革热病毒(带毒蚊、人、兽)屋内、外处积水容器居民养花、养莲建筑工地积水水缸积水孽淳泼露揉步闪惮舰数幅中勉话踞绞橡峰囚帅捍历羽丙袁侩瞩肿遮疡步姻登革热防控(新).ppt登革热防控(新).ppt感染登革热后的典型症状登革热的潜伏期3~14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主要临床表面为突然高热、恶寒,剧烈性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三痛”,伴有恶心、呕吐、乏力、厌食。首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踝及小腿可见紫癜样斑丘疹,伴瘙痒,消退后有脱屑。病人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节烹肚攀稼妄泞溶死构荚皿于宵憋柞较群挤闲蛆昧洱摈壮峰操汝缔栽日客登革热防控(新).ppt登革热防控(新).ppt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低,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1周才恢复正常。1/2-3/4病例血小板减少。乳嗓懒际沛事伯条乞纂使隅宇颠几樱啤唐浸妮渔房展厅闸足普新郁蹲愤醇登革热防控(新).ppt登革热防控(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