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中国近代史资料(201511).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代史资料(201511).doc

上传人:1485173816 2018/10/8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代史资料(20151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代史期末复****资料1、租界:广义上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在中国是指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一般分布在港口城市。1845年,英国在中国上海设立了近代史上第一块租界。租界最主要的特点是内部自治管理,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交通等职能。与被割让的领土不同,租界在名义上其领土仍属出租国,自身不具备治外法权的属性,但历史上租界使用国均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公民治外法权。租借的存在严重侵犯了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完整,是一种变相的殖民统治区,而租界内的种种特权也严重的侵犯了一个国家的司法的主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单方面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该国本身却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在中国也叫“利益均沾”,是列强强加给中国不平等条约里的一项特权。它规定,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国取得的种种特权,其他资本主义同样无条件自动享有。1843年《虎门条约》里只规定了缔约的英国能够片面享受特别权利,且范围扩大到政治、主权等一切方面,并且此后只要任何国家在中国取得新的侵略特权,英国就可以“一体均沾”;1844年《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签订使得美法先后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各国侵略者利害相关,结成了共同侵华的伙伴关系。3、魏源:是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年举人,1841年鸦片战争时期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在浙江参加抗英斗争。太平天国爆发后曾组织地主团练抵抗太平军,后辞官出家,1857年病逝于杭州一个寺院里。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很推崇和歆慕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其著作《海国图志》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日本倒幕维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6、《海国图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也是介绍与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关于战舰和火器的生产技术的著作,同时又是研究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寻学****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维新思想的启蒙书。该书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中外资料,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主张学****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它为闭塞已久的中国人带来全新的近代世界概念,大大开拓了国人的眼界和思路,弥补了《四洲志》和《瀛环志略》等书的缺憾,对海内外尤其是日本武装倒幕和明治维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3、洋务派:是对清朝统治阶级中具有洋务思想和洋务实践活动的一派人物的群体性称谓。这一群体并不具有自身的组织规范性,仅是后人赋予的规定性称谓,它没有自身固有的确定性。洋务派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其主观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二是其办法是采用西方先进技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特征及其洋务运动的政治纲领,洋务派包括洋务派官僚、洋务派思想家和洋务企业的管理者,洋务派官僚一类是以奕等人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另一类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实力派,又以汉族地方实力派实力较强和更居主要地位,其中尤以李鸿章为最,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14、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在洋务派官僚倡导下,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以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以“自强”为标傍的“练兵制器”活动和以“求富”为标榜的经济活动为中心。政治上设立总理衙门、派驻各国公使;军事上创办军事工业、改制陆军和建立新式海军;经济上,兴办民用企业;教育方面兴办洋务学堂、派留学生;文化上译书办报。但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没有改变封建生产关系,具有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封建性和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因而最终破产。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却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论述题:1、评价慈禧:慈禧(1835-1908年),姓叶赫那拉,出生于北京,满族正蓝旗人,后抬旗入镶黄旗。系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同治帝立,尊为圣母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太后,又被称为西太后。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后称:孝钦显皇后。1861年8月咸丰帝去世,皇子载淳即位,她与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时年二十七岁,之后开始垂帘听政,成为晚清实际的的最高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