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酵母菌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含油废水的来源、危害和性质
含油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
用酵母菌处理含油废水的优点
酵母菌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例
内容
含油废水的来源很广,其中主要有石油工业的炼
油厂含油废水、铁路机务段的洗油罐含油废水、拆
船厂的油货轮含油废水、油轮压舱水、洗舱水、机
械切削加工的乳化油废水、以及餐饮业、食品加工
业、洗车业排放的含油废水等。
含油废水的来源
油类物质漂浮在水面,形成一层薄膜,能阻止
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使水中的溶解氧减少,致
使水体中浮游生物等因缺氧而死亡,也防碍水生植
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甚至使
水质变臭,破坏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而且在水体表
面的聚结油还有可能燃烧而产生安全问题。
含油废水的危害
另外,由于溢油的漂移和扩散,会荒废海滩和
海滨旅游区,造成极大的环境危害和社会危害。但
更主要的危害是石油中含有致癌烃,被鱼、贝富集
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石油和石化
等行业产生的含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是极其必要
的。
浮油,其粒经一般大于100μm,以连续相的形式漂浮于水面,形成油膜或油层;
分散油,以微小的油滴悬浮于水中,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通常变成浮油,油滴的粒经一般介于10~100μm之间;
含油废水的性质
根据含油废水来源和油类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不同,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四类:
乳化油,当废水中含有某种表面活性剂时或油水混合物经转数为3000r/min左右的离心泵高速旋转后,油滴便成为稳定的乳化液分散于水中,油滴粒经极小,一般小于10μm,~2μm之间,单纯用静置方法分离较困难;
溶解油,以一种化学方式溶解的微粒分散油,。
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使油水分离,首先要破坏油珠的界膜,使油珠相互接近并聚集成大滴油珠,从而浮于水面。
破乳
破乳后再处理
乳化液经破乳除油后,一般尚需进一步处理。
破乳方法
高压电场
药剂破乳
离心
超滤
盐析法
凝聚法
酸化法
盐析—凝聚
混合法
生物
氧化法
膜过滤法
电磁
吸附法
粗粒化法
吸附法
气浮法
重力
分离法
破乳后
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