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0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都城.pdf

格式:pdf   页数:19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中国古代都城.pdf

上传人:lxydx666 2015/9/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都城.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六、简单的低共熔二元相图 (固相完全不互溶、液相完全互溶)
1. 热分析法
基本原理:二组分系统 C=2,指定压力不变,
双变量系统
单变量系统
无变量系统
f * = C +1 -
=3 -
= 1
= 2
= 3
f * = 2
f * = 1
f * = 0
首先将二组分固相系统加热熔化,记录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即步冷曲线
当系统有新相凝聚,放出相变热,步冷曲线的斜率变小
出现转折点
出现水平线段
据此在T-x图上标出对应的位置,得到二组分低共熔T-x图
1. 热分析法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t/s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纯Bi的步冷曲线
1. 加热到a点,Bi全部熔化
2. 冷至A点,固体Bi开始析出
温度可以下降
温度不能改变,为Bi熔点
3. 全部变为固体Bi后
温度又可以下降
纯Cd步冷曲线与之相同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1. 加热到b点,Bi-Cd全部熔化
2. 冷至C点,固体Bi开始析出
温度可以下降,组成也可变
温度可以下降
、Cd同时析出
温度不能改变
的步冷曲线
,Bi和Cd共存
温度又可下降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1. 加热到c点,Bi、Cd全部熔化
,Bi和Cd同时析出
温度可以下降,组成也可变
温度不能改变
的步冷曲线
3. 熔液消失,Bi和Cd共存
温度又可下降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Cd T-x相图
连接A,C,E点,得到Bi(s)与熔液两相共存的液相组成线
连接H,F,E点,得到Cd(s)与熔液两相共存的液相组成线
连接D,E,G点,得到Bi(s),Cd(s)与熔液共存的三相线;熔液的组成由E点表示。
这样就得到了Bi-Cd的T-x图。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图上有4个相区:
1. AEH线之上,
熔液(l)单相区
2. ABE之内,
Bi(s)+ l 两相区
3. HEM之内, Cd(s)+ l 两相区
4. BEM线以下, Bi(s)+Cd(s)两相区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有三条多相平衡曲线
1. ACE线,Bi(s)+熔液共存时的熔液组成线。
2. HFE线,Cd(s)+熔液共存时的熔液组成线。
3. BEM线,Bi(s)+熔液+ Cd(s) 三相平衡线,三个相的组成分别由B,E,M三个点表示。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有三个特殊点:
A点是纯Bi(s)的熔点
H点是纯Cd(s)的熔点
E点是Bi(s)+熔液+Cd(s)
三相共存点。
因为E点温度均低于A点和H点的温度,称为低共熔点
在该点析出的混合物称为低共熔混合物
它不是化合物,由两相组成,仅混合得非常均匀
E点的温度会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在这T-x图上,E点仅是某压力下的一个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