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眩晕病例讨论.ppt

格式:ppt   大小:482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眩晕病例讨论.ppt

上传人:夜无眠 2018/10/10 文件大小:4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眩晕病例讨论.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病例分析
王建戬

2018-4-16
问题一:该患者的诊断?
回顾病史:
患者张某,男,70岁,主因:“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8小时”入院。患者于2018年3月10日上午10时活动过程中突发眩晕,自觉天旋地转,约2分钟自行缓解,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一次,量约200ml,呈非喷射性,伴双下肢力弱并摔,病程中不伴有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语言不利、四肢抽搐、吞咽呛咳等症。
入院查体:BP 166/82mmHg 心肺腹(-),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流利,高级神经功能活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向活动充分,双侧眼球向右侧水平震颤;双侧额纹对称,双眼睑闭合有力,双上睑无下垂,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适中,腱反射(+),双侧霍夫曼征(+),双侧巴彬斯基征(-),双侧肢体深浅感觉对称存在,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尚稳准,无脑膜刺激征。中医查体: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
头颅CT+颈椎CT:、双侧基底节区及左侧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部分呈陈旧性;;;;;-3、C3-4、C4-5、C5-6椎间盘突出;-7,C7-T1椎间盘突出,且双侧钩椎关节增生,致双侧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胆脂瘤可能性大。
颈部血管彩超: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基底动脉内膜毛糙增厚伴硬化斑块形成。
TCD检查:;、右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前庭功能测定:眼动、凝视未见异常,视跟踪试验右向跟踪不良,位置试验未见异常,双温试验示双侧半规管反应减弱。
该患者西医诊断为:
主要诊断:(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动脉硬化
其他诊断:
?

中医诊断为:眩晕
问题二: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患者以眩晕入院,主要与可引起眩晕的疾病相鉴别。
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或空间位象体会错误,病人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摆动、升降及倾斜。
眩晕的解剖基础—平衡三联
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有赖于视觉、深感觉和前庭系统,这三部分称“平衡三联”:
1)视觉:提供周围物体的方位和机体与周围物体的关系。
2)深感觉:传导肢体关节与体位姿势的感觉。
3)前庭系统:传导辨认机体的方位和运动速度。
虽然视觉和深感觉参与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但是它们的病变很少主诉眩晕。前庭病变是引起病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
前庭性眩晕的分类
1、周围性眩晕:前庭感受器至前庭神经颅外段(未出内听道)病变引起。
2、中枢性眩晕:前庭神经颅内段(出内听道)、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小脑和皮层前庭代表区病变引起
周围性
中枢性
眩晕
突然发作,性质剧烈,持续时间短,头部或体位改变眩晕加剧。
性质较周围性轻,持续时间长,头部或体位改变眩晕加剧不明显。
眼震
发作与眩晕相平行,方向多水平或水平加旋转,决无垂直向。
持续时间长,方向为水平、垂直和旋转。垂直性眼震为前庭神经核损害。
植物神经
严重的恶心、呕吐、出汗
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
前庭功能
冷热水试验无反应或反应弱
冷热水试验正常
伴随症状
听力障碍
脑干、小脑和颞、顶叶体征
眩晕的病因诊断
1、脑血管性眩晕
1)椎基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眩晕最常见的病因,这是因为椎动脉在解剖上有三个重要的特点:(1)正常人大约2/3两侧椎动脉管径不等,甚至单侧缺如。(2)两侧椎动脉走行在一个骨性管道中,50岁以后发生颈椎病易造成椎动脉迂曲。(3)椎动脉极易发生动脉硬化。临床特点为50岁以上反复发作的眩晕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跌倒,一般不伴有耳鸣耳聋,常常合并颈椎病,TCD可查见椎动脉痉挛,动脉硬化,小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