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让我来说李鸿章
李鸿章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之一,世人对其看法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由于李鸿章签
订了许多丧权辱等条约, 很多人大骂李为大卖国贼, 然而对李这样评价是大有偏颇
的,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李鸿章绝非是一个卖国贼。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在那个封建的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
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这是时代的局限。 虽然李鸿章确实在有些事情上广受争议, 但他确
实是那个时代精英,是历史上难得的杰出人物,可谓“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
李鸿章 (1823 年 2 月 15 日— 1901 年 11 月 17 日 ),字渐甫,号少荃、仪叟,谥文忠,世
人多称“李中堂” 。中国清末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生前
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道光十八年 24 岁的李鸿章考取了进士, 1872 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
务大臣,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上任直隶总督长达 25 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
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
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于是大力投
身于“自强” “求富”的洋务运动中。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成为充当
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 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 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 并
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自强” “求富”近代运动—洋务运动。 1894 年甲午海战,
中国战败, 李精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这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同时这个中国近
代外交事业上的佼佼者, 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等条约, 这也使他留下了难
以抹去的卖国贼的骂名。
三千年之大局, 海禁大开,强林环绕时代。是中华民族受到西方文明挑战, 中国开始重
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的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
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馆、 第一条铁路, 第一份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
字。
首先应当提到他的军戎生涯。 李鸿章军功显赫, 他白手起家, 努力从各方面召集力量组
建起淮军, 虽然在起初这支军队的力量并不强, 并且被太平军大大挫败, 但之后他认识到自
己军队的不足,变通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向自己的老师曾国藩借来两支军队,以此
为基础创建军队,并且多方筹措银两,购进西方新式枪炮,装备精良。 这成为他后来成功镇
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关键。被誉为“中兴名臣” 。虽然就历史看,李镇压太平军是为维护清
王朝落后的封建统治, 或许阻碍了中军是其自身的封建局限性决定, 不
应掩盖他卓越的治军能力。
然后当说到他在洋务运动的成就了。 李鸿章痛感中国的积弱不振, 于是大力投身于 “自
强”“求富”洋务运动。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李鸿章深深意识到富国才能强兵,故积极推进
官办、商办军工企业的发展,先后创办了著名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上
海机器织布局等等大小多所企业。 不仅如此还建立同文馆, 选派留学生出样, 学习西方先进
技术, 开创中国留学先河。 并且创办出堪称亚洲一流的北洋海军。 虽然身为洋务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