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营改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营改增论文
营改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摘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两个亮点为:营改增和供给侧改革。两者之间并非孤立,恰恰“营改增”助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产业结构看,营改增将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且将极大降低服务业税负,从而降低了服务业的营运成本,进而推动服务业发展;从产品结构看,将设计、研发等服务纳入试点范围,有助于推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促进产品结构的升级更替等。随着营改增于2016年5月1日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作用将日趋明显。
关键词:营改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经济
2016年1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3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今年5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供给侧结构改革及营改增方案的先后提出,是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营改增满足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税要求,进而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大大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概念界定
(一)营改增
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两大流转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将之前征收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征增值税。增值税具有中性、价税分离特性,且只对征税对象的多环节增值部分进行征税,规避了重复计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营改增的推进分为三个阶段:
1、针对部分地区的部分行业。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实施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同年9月1日至12月1日,营改增试点分4批次扩大至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天津、浙江、湖北8省(市)。
2、针对全国范围的部分行业。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并将广播影视服务纳入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将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纳入试点范围;同年6月1日,将电信业也纳入试点。
3、针对全国范围的所有行业。2016年5月1日,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税收改革、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等多种途径,提高供给质量,推进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性,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由此看出,营改增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改革背景
(一)营改增背景
1、政策背景
国际背景:增值税于1917年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亚当斯提出,该税最大的有点是采取多环节征税、环环抵扣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消除重复计税,被170多个国广泛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其征税范围大多覆盖所有货物和劳务,并覆盖了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在实施增值税的国家里,增值税几乎都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国内背景:我国1979年引入了增值税,又于1984年设立营业税。1994年,我国通过分税制改革,确立了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存的格局。我国增值税的税基主要是第二产业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