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绥中龙门山、妙峰寺故事——羊灯计
永安堡乡塔子沟村龙门山景区位于辽宁省绥中县境内,隶属于永安堡乡所
辖,交通便利,南距永安堡 。龙门山有通天拔地、擎天捧日的雄伟壮丽,
登上龙门山,犹如到达了天界。龙门山虽没有泰山的威仪、尊贵、至高无上,但
龙门山下的大峡谷景色独特,峡谷两侧是百丈悬崖,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这
里,奇峰耸秀,怪石嶙峋,峰险谷深,内有知名的妙音寺双塔,历史悠久,现景
区正加大投资力度,拟建栈道、吊桥,把龙门山建成远近闻名的景区。
妙音寺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 (1101~1110 年 ), 一大一小 , 货色对立 , 相距 50
米。早在八百多年前的辽代 , 一个云游的风水先生从南方来到这里 . 他夜观天象 ,
见塔子沟祥光冲天 , 断言这里必有真龙天子呈现 . 这话传到京城 , 天祚天子很是惧
怕 , 心想要有真龙皇帝涌现 , 必要改朝换代 , 本人的山河不会久长了 . 于是他匆忙
招集群臣磋商 , 一个大臣献计 :" 我主不用担扰 , 用塔弹压可无事 , 真龙天子就不会
降生了 ."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 拨了很多钱 , 派人在塔子沟修了两座寺院 , 塔子沟
由此得名 . 塔下修座寺院 , 得名妙峰寺 . 寺内住着一些和尚 , 念经传道 , 修身养性 .
到了明末清初 , 这里的和尚忽然猛增 , 据说登记的和尚三千六 , 无名的和尚赛牛毛 ,
到底有多少 , 谁也说不清 .
这时 , 清军大队人马正向关内进发 , 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了清兵 ,
把山海关献给了敌人 . 山海关沦陷后 , 外围一些守军将领也畏惧清兵武力 , 随着投
降了 , 只有驻守九门口的一队守军将士坚守阵地 , 奋勇抗击清兵 , 捍卫国土 . 不外
这支明军的人数和大队清兵比拟差得太多 , 难以抗拒 , 全部官兵就在一个伸手不
见五指的夜里 , 悄悄地撤到塔子沟 , 全体剃头当了和尚 . 他们以挂旗山为前站 , 以
塔子沟为老营 , 昼夜操练 .
清王朝建立后 , 朝廷把塔子沟的和尚看成眼中钉 , 便派兴城总兵官李总兵前
来征讨 . 李总兵立了军令状 , 带兵来到挂旗山 , 与塔子沟派出的前站和尚相遇 , 经
过一场鏖战 , 因兵力迥异 , 和尚败退塔子沟 .
塔子沟四面是山 , 沟幽谷窄 , 又有龙门山口天险 , 众和尚凭借有利地形 , 做好
了筹备 . 这个李总兵一不熟地形 , 二不会用兵 , 挂旗山一仗 , 他以为和尚不扛打 , 基
本没把和尚放在心上 , 就带着大队人马一直朝山里攻来 , 不想刚进龙门山口 , 被和
尚的滚木礌石打下 . 正在惶恐慌乱时候 , 埋伏在深谷两旁的僧兵突然杀出 , 喊杀声
震天动地 , 刀枪声叮叮当当 , 一阵冲杀 , 打得清兵鬼哭狼嚎 , 大局部被杀死 . 李总兵
早已被这突来的打击吓得屁滚尿流 , 由几个亲兵死命掩护 , 才解围逃命 . 逃到獐狼
沟 , 有心奏请皇帝搬兵 , 又怕皇帝怪罪杀头 ; 不去搬兵 , 又没法攻克和尚 , 进退维谷 ,
心想不如一死了事 . 想到这里 , 李总兵问当地老乡 :" 这是什么处所 ?" 答复说 :" 将
军石 ." 李总兵仰头一看 , 只见巨石高高入云端 , 长叹一声 : 这里就是我的归宿了 ,
便头撞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