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
姓名: 周劲松
单位:巢湖市栏杆集镇赵柳中心学校
浅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关键词: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这两句话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明确了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于是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力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大多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同学合作共同探究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还需要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而现在的中学生常常充满炫耀自我的冲动,常常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不把权威、传统和社会规范放在眼中,强调自我,我行我素。他们缺乏复杂的社会生活经验,社会实践锻炼刚刚起步,自我意识和社会成熟的矛盾必然给中学生们带来适应上的困惑。
综合实践活动要想获得成功,与交往能力有密切联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就遇到过学生这样的经历“我采访一位市民,他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望着那个人远去的背影,我心里十分难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碰了“钉子”遇到“冷脸”是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我指导学生在采访中要尊重他人,用诚恳的语言和微笑的表情去采访市民,结果成功了。
在一次做社会调查的活动中,学生反映“我恭恭敬敬地递上调查表,可人家看也不看,就把我的表格扔到一边。”我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应态度诚恳、用恳切的语言去获得市民的支持,同时要坚持不懈去感化人,最终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活动使学生真正懂得交往的能力只能在交往中培养,尊重人、理解人是交往的前提,善言、微笑、诚恳是交往的技巧。只有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碰碰“钉子”看看“冷脸”,才会使学生知道如何与人交往,知道怎样做人。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能力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绝大部分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培养学生能力,并在其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智力,在艰苦复杂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1)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实践活动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体现在让学生感知一篇篇生动的文章,触摸一段段精彩的文字;又体现在对语言材料的积累运用上;还体现在开放的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色扮演上
……如“当一回主持人”、“xxx辩论会”、“新闻发布会”“编课本剧”……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活动课,由于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上台讲得津津乐道,课外的实践作业更是五花八门,有制作课本剧头饰的,有搜集网上资料的,有撰写广告语、宣传语的,有剪贴、绘画、编辑小报的……尤其是母亲节来临之际,语文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就定为“献给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