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情景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便是新闻。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的报道,它使我们足不出户,可遍知天下事。那么,同学们对新闻又了解多少呢?
新闻两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广义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新闻,专指消息。
文化助手----
了解新闻
消息:是简明概括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内容上有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结构上有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消息的基本要求:
真实性(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
简明性(简明扼要)。
注意: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正确理解消息的结构:
注意:一篇消息可以三标齐全,可以没有引标或副标,但不能没有主标;
2、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 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注意:
背景和结语可以暗含在主体里。
消息固定的格式
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检查预习
一
走近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