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成绩方向+方法+资料.ppt

格式:ppt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绩方向+方法+资料.ppt

上传人:baixue 2013/5/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绩方向+方法+资料.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绩=方向+方法+资料
2011年中考备考会交流
2011年文综历史试题部分回放
中考试题是“雾里看花”吗?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难以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2010年 ,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以俄共为主的左翼政治派别仍然把列宁视为自己的领袖和精神象征。他们认为,列宁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是列宁把俄国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列宁倡导人民政权,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些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俄罗斯右翼政治派别则对列宁、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持极端仇视态度。
材料二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少数右翼学者认为,苏联历史中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源于列宁,苏联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错了。
材料三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
(1)政治派别(或政党)、学者、普通百姓。
(2)苏联解体;俄罗斯现状(或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国际地位下降)。
(3)革命家: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革命指出了的道路。开拓者: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等。
(1)未读完就能做
(2)读完概括就能完成。一些考生是被陌生的资料唬住了,大脑在紧张的情况下失去了判断能力。简单的推理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
(3)属于知识的运用层面,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史佐论)
2010年 ,探究问题。(12分)
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2)(3)略
答案:(1)工业比较发达;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电影和照相等娱乐方式的兴起;报纸等传媒业的发展。
启示:历史是一个宏观的、整体的、多角度、多方面的结合。更多的关注一下文化史观,经济史观,全球史观。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实现民主政治,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的斗争。经过反复、曲折的较量,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1)17~19世纪,推动英、美、法等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共同因素有哪些?(6分) 答案(1)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③思想解放的影响。④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⑤人民群众的作用。⑥法律的保障。⑦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等。
中考试题回放 2010年
在《近代欧美国家巨变》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欧美主要国家的巨变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过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使学生知道,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有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订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当然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漫长的(约三四百年)历史转变过程。——摘自课标解读第六章
启示:把这一时期的众多典型事件综合起来,认识其时代特征——民主制度的确立;而且认识到这是方方面面、各种因素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结果。避免割裂开来看每一课,或者钻到无限复杂的事件过程当中,失去了对总体的把握。
中考考题特点
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力图用生动的史料描述历史,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再认、再现历史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试题既鲜明体现新课标宗旨,又不是课程目标的机械再现,需要我们对课标有一个综合的立体的学****br/>难题多出现在事件之间纵横联系的考查。需要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宏观看待历史,多角度、多层面看待历史的演进发展。
中考考什么
考课标。
给力社会生活。
考阅读能力以及对历史现象的理解、知识迁移等综合能力。
考论从史出,以史佐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