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山高人为峰.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高人为峰.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5/9/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高人为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高人为峰
在雪域高原上,当“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只有山之峰最喜与雪共舞。作为高原筑路人,他们似山,但他们的形象比山更挺拔和伟岸。
鄂拉山平均海拔4 500米,最高峰5 305米。鄂拉山之高,当地人亦有“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形容。然而,比鄂拉山更高的是令人敬仰的奋战在鄂拉山隧道的中铁五局五公司的筑路人。他们以战天斗地的恢宏士气,铸起了比鄂拉山更挺拔的高大形象。而统领这群筑路人的叫林治国。在茫茫青藏高原、皑皑白雪之中,林治国率领项目部一班人风霜雨雪何所惧、胸有朝阳勇向前。
2012年9月,担任中铁五局五公司副总工程师的林治国出任共玉(青海共和至玉树)公路项目部经理,将在海拔4 300米的鄂拉山隧道中书写世界高原第一冻土长隧施工神话。
危难之处显身手
——山高人为峰。林治国说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
只有山之峰最喜与雪共舞。
2011年5月,共玉公路开工建设,中铁五局五公司担负A5合同段施工。,。由于管段海拔高,高寒缺氧,大部分地段属冻土不良地质,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短,难度大,任务重。
是年7月,共玉公路全线掀起大干高潮,而A5标施工的鄂拉山隧道因其特殊的浅埋层冻土地质原因,施工一直打不开局面,特别是洞口200余米的大拉槽冻土施工,一开挖遇太阳就立即融化成泥浆,边坡不能成型,进洞进不去,施工严重受阻。各路专家亲临现场会诊,解决施工方法,一时间,鄂拉山隧道施工成为共玉线的“焦点访谈”,交通厅领导关心,建设指挥部领导过问,中铁五局领导督导,公司领导蹲点。
如何扭转颓势?公司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再三权衡,决定临阵换帅。起初,领导找他谈话顾虑重重,怕他搪塞推托,没想到林治国听完后却一口应承下来:“既然组织相信我,我有什么好怕的。放心,不征服鄂拉山我无脸见江东父老”。是年9月,林治国临危受命,出任共玉项目部经理。身为北方人的林治国,骨子里自然有着北方汉子摧不垮、压不趴的“硬汉”精神。他的勇敢担当,让公司领导看到了希望。
风霜雪雨搏激流
——林治国说我们这支队伍就是鄂拉山不倒的山峰,摧不垮,
压不趴,打不败。
鄂拉山“一日四季”,气候环境复杂多变,一会儿雨,一会儿雪,一会儿风,一会儿又骄阳似火,可以说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然而,恶劣的环境气候是其次,更令人头痛的是共玉公路鄂拉山隧道施工,由于洞口处于多年冻土浅埋地段,地表为水草地,泥包碎石,稳定性极差。洞口开挖困难,锚杆成孔难度大,塌孔严重,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些困难,现场施工人员显得情绪低迷。
然而,林治国却坐不住了!风霜雪雨又如何,地质恶劣又怎样?路是人走出来的,眼前没有路,那就勇敢去走!项目部要打开被动局面,必须优化施工方案,实施科技创新。
林治国将技术攻关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洞口边坡热融滑塌的问题;二是冻土内长大管棚施钻卡钻、地表漏风、钻孔内不出渣、管棚机无法成孔的问题。他组建起了QC攻关小组进行技术攻坚,并将人员分为现场监控、数据收集、方案评估等多个小组,通过反复试验,寻找攻克捷径。
整整1个月时间,在风中、在雪中,白天他蹲现场,晚上他加夜班。他还邀请了交通部专家前来助阵,到兄弟单位学****取经,只要能用的办法他就试,能想到的地方他就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