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糖尿病肾损伤临床应用指标的研究概况.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糖尿病肾损伤临床应用指标的研究概况.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10/16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糖尿病肾损伤临床应用指标的研究概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糖尿病肾损伤临床应用指标的研究概况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发病无任何明显征兆,早期发病无特异的检测指标,晚期发病常常出现不可逆性终末期肾衰竭。因此选择合适的指标早期诊治DN非常必要。以往研究机构认为糖尿病肾病发病主要在肾小球的结构发生变化,特别出现硬化的可能是最常见。近期研究者关注肾小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加大。并且有些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病变。本文就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推荐最适的诊断此类疾病的检验指标。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小球;肾小管;α1-MG;β2-MG;尿微量白蛋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高速的发展,糖尿病这头恶魔却与我们相伴。全球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人群已将近4亿了,到2025年将奔6亿左右,中国无疑是“老大”,,2025年将是4亿左右[1-2]。日益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困扰着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即使人们对控制血糖已经高度注意,也遏制不住并发症人群的猛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二者同时存在缺陷,引发患者三大代谢紊乱及电解质异常,这是患者主要致死原因之一[3-4]。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隐匿性强,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当出现肾功能异常时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临床表现为尿蛋白敏感性低,多呈阴性,易被忽视[5]。如果不早期发现加以治疗,发展到晚期将不可逆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意义重大。但长期以来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多着重在其肾小球的病变方面,而忽略肾小管病变的研究。实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与肾功能恶化更加密切相关,其最终结果取决于肾间质病理生理变化程度[6]。所以对肾小管早期损害的指标选择和检测无疑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有重要意义。
1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变化
,特别是糖代谢紊乱。当患者长期出现血糖偏高时,患者的血液流动状态发生改变,特别会激发炎性因子以及细胞因子乃至激素水平的变化,这些因子的反应将进一步对患者的肾脏特别是组织结构造成影响。肾小管硬化,肾纤维化病变,将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肾小球过滤功能也将持续降低。
,主要有酶促反应中的非酶糖酰化率增加,另外血管活性物质在内皮细胞中释放增加也是很明确的因素,肾小球基底膜病变诱发毛细血管张力发生严重变化,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同时肾小球血管和肾小球基质中的葡萄糖***聚糖浓度降低导致血管内皮和基底膜的通透性发生障碍[7]。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轻微改变,病情恶性进展,肾小球硬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将出现结节性病变、弥漫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在以上病理变化的基础上,随着病程延缓,病变加重,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基底膜厚度显著增加,晚期出现缺损区,继续增加,侵占了小叶柄的中心,周围毛细血管受到积压,导致缺血而最终废用。
,初期表现为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小管数目增加及小管肥大[8]。随着病程进展,可逐渐发展为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积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从而肾组织结构破坏。糖尿病患者处于乏氧状态,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大量分泌的环境下,归根结底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代谢增殖的缘由。其最终结果是间质纤维化过程加剧。由此可见,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已成为糖尿病肾病自然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高血糖通过蛋白质非酶糖化、山梨醇旁路活化和氧化应激等多种途径发挥病理作用。内皮素的释放是近曲小管在血清白蛋白或高脂蛋白等作用下的结果,从而造成或加重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和炎症反应。研究证实在各种继发性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是反映肾功能下降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最重要的指标。
2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的指标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肾病患者肾脏代谢异常主要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其最终结果取决于肾间质改变的程度。有研究表明在血压及尿白蛋白正常的DM患者中约12%有肾小管蛋白水平增高,约21%DM 患者在尿白蛋白排泄率基本正常时还存在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肾小管标记蛋白排泄增加,这说明肾小管损伤有发生于肾小球病变之前的可能。所以说,对DN的早期诊断,不仅要测尿白蛋白以了解肾小球功能,还要?合检测尿N-乙酰-B-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α1-MG和尿β2-MG以了解肾小管功能[9-11]。
,肾小球滤过膜上的电荷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