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
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几年的实
践告诉我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自尊心人皆有之, 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 尊重学生, 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
德,而且是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
尊重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就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在 15 岁 19 岁之间,世界观已初步
形成,自我意识接近成熟,独立性和自觉性已达到较高水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
解放、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增强,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进入高中后,学习生
活已不同于初中时期,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拓宽,使他们显得更“成熟” ,自我意识、独立意
识更强。这个时期尤其渴望得到别人 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的教育活动
才会卓有成效。
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尊重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 有按照社会主义教育
目的塑造学生的权利, 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 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 “高人一等” ,总是
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 、“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体验所谓“尊严”对学生的爱。
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 ,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
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
的深深鞠躬; 气候突变, 当我们感受寒冷或炎热时, 是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 “多穿一件衣服”
或搬去一台电扇, 洒上一盆凉水帮助降温; 中秋节到了, 托班长买上一些学生喜欢吃的糖果、
点心,送给每一位住宿生;在课余,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一下印巴核试验的影响, NBA
总决赛;在课上和班级管理上,发扬民主作风,不把自己的话当金科玉律,心平气和的对待
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并勇于承认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批评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努力克制
自己的情绪,宽容的给其一个为自己辩解的机会,激发其奋发向上,努力改正 ,, 从某种意
义上讲,教师的真正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
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
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
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学
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尊严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应该看
到,高中学生已完全能够理解人格的意义,更懂得尊重人格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尤其要注
意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尊重学生的感情。
青年学生往往把感情看得很重,如果有意无意伤了感情,就会刺伤他们的心。 学生特别喜
欢尊重他们感情的老师。中学生早恋是班主任老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因而教师对微妙的男
女生间的关系也特别敏感。 我任 99 届文科班主任时, 刚接班, 就听有些老师说, 你班的某某
某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