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议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原因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多种不良因素影响,使得学生中的厌学情绪有所增长。求知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是他们的天性,若他们因求知而被剥夺快乐,在苦恼的状态下学习,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关键词:学生教育;厌学情绪;原因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057-01
要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弄清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他们快乐学习。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
,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他们难以承受,久而久之便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他们在学校要完成过重的学习任务,在家里也得不到轻松,成绩稍差还会受到老师批评和家长指责。在家里家长逼着学,在学校老师逼,有的连课间也不让休息,这种氛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厌学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一种与家长、老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
,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侵蚀。有的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角色,在教育子女上,他们湖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比如家长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工作。”这样,孩子就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
,现在的校园里,成绩是学生的秤杆、教师的秤砣。叫的是素质教育,搞的是应试教育。少数教师放弃差生、厌恶差生、挖苦辱骂差生以及教学方法呆板等都是造成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
学生学习跟不上,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大多是从小没有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得过且过,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尤其是没有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家长有责任,学校老师也有责任。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专家呼吁,厌学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防患于未然。面对学生的厌学,该如何让他们快乐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厌学的学生大多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我们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学生的兴趣并非天生就有,特别是有逃学、厌学行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淡化,要使学生学习兴趣萌发和强化的确不容易。不过,只要我们用心,办法还是有的。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等都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学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一个总是失败的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学生,我们最好让他们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学生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学生不聪明,可以从学习态度、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并且要鼓励学生自我激励。如果学生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失败。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学生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
、掌握学习方法。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学习上像“近视眼”,只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