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忠肝义胆唱水浒
——读《水浒传》有感
忠为天,义为地;忠为肝,义为胆。一曲壮歌,唱响水泊梁山;满怀壮志,高举忠义大旗;一腔豪情,激励后世千秋。
——题记
暑假里,偶然之间,电视里传出了熟悉的《好汉歌》,一曲终了,我又捧起了《水浒传》,再次研读起来。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讲述了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由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官逼民反”是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比如林冲,他只因高衙内看中他的妻子,屡屡被迫害,误入白虎堂,火烧草料场,把他逼得雪夜上梁山。再如花荣,他为救被刘高陷害的宋江,自己却反被刘高陷害,被迫落草为寇。
那黑暗的社会根本不让忠义之士活下去!他们只能自己聚义,打着“替天行道”的杏黄旗,劫富济贫,除暴安良。
我一直都挺喜欢武松的,从打虎景阳冈、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到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除恶蜈蚣岭,无不体现了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他每杀人后,总是留八个字在墙上:“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更体现了他行事光明磊落、有担当的大丈夫形象。
只是最后,宋江接受了招安,却在为朝廷尽忠、荡平方腊的过程中,断送了那么多兄弟的性命,最终自己也被四大奸臣——高俅、蔡京、童贯、杨戬
——毒杀,魂聚蓼儿洼。
说实话,我有点恨宋江,恨他的天真,竟然会相信那个腐败没落的朝廷,相信高俅的花言巧语,进而断送掉整个梁山;恨他的迂腐,那么执着地坚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味地追求他所谓的忠义二字;恨他的懦弱,自己饮了毒酒后,竟为了所谓忠义,毒死李逵,还给吴用、花荣托梦,致使他们双双自缢于蓼儿洼。
但也许,宋江并没错,错的是那个腐败的社会,那些可恶的奸臣,那个只知听信谗言的昏庸的君主。纵使他们是36天罡、72地煞也无力回天。
只是,他们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替天行道的赞歌!
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亿亿万万的人敢于反抗暴政。那些农民起义领袖们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真的是值得我们大家歌颂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曲忠义之歌,豪情唱响,激励着亿万人民敢于斗争、敢于革命,用双手为自己创下一片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