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前言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己学过的道路工程的有关知识,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现行规范及技术资料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条道路的常规设计。
在进行该设计前,学生应该首先系统地复习《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城市道路设计》等课程,熟悉规范、技术资料和指导书所列的程序及方法,并结合已学课程的知识深入思考,了解本设计所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机械硬套,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独立地进行工作。
本设计应完成该道路的横断面、平面、纵断面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路面结构计算;施工方案设计;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等。应提交计算书、说明书及图纸(见任务书)并装订成册。
设计程序
一、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由机动车道、机非混行车道、人行步道和绿带部分组成。
设计的主要任务在于根据道路等级、性质和红线宽度以及有关交通资料,确定以上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并给予合理的布置。
(一)机动车道设计
按以下步骤进行:
(1) 设计年限末平均日交通量的推求
根据给出的原始资料,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Nt=Ni*(1+r)t-1
式中: Nt一设计年限末平均日交通量(pcu/d);
Ni一现状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t一规划设计年限;
r一交通量平均増长率。
(2)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
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Nh(单)=Nt*k*δ Nh(双)=Nt*k
式中: Nh一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pcu/d);
k一高峰小时交通量系数,取k=;
δ一方向不均匀系数,取δ=;
。
(1)机动车道车道数估算
N(双向)=双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取整数。
注意: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将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进行道路分类系数折减与交叉口影响折减后,得到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本路为城市主干道,,。
(2)通行能力验算
经计算,单向车道数为2,则设计通行能力,除进行道路分类系数折减与交叉口影响折减外,还应进行车道系数折减,。然后,根据
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单向多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来验算车道数是否能满足要求。
(3) 机动车道宽度
根据下述公式计算
Wc=n*2*b+2*Wmc
式中: Wc 一机动车道宽度(m);
n 一单向车道数;
b 一一条机动车道宽度,;
Wmc 一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
(二)机非混行车道设计
机非混行车道在横断面上的布置见《城市道路设计》。
(三)车行道路横坡度
%直线型横坡,%直线型横坡,步道采用2%直线型横坡。
(四)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设计主要包括人行道宽度和横坡的确定以及人行道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布置。人行道宽度应满足人行交通、植树绿化、布设地下、地上管线。
人行道宽度的确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车站、码头、;单侧人行道的条数,主干道不少于6条,次干道不少于4条。
(2)在人行道上植树、立杆和埋设地下管线者,单侧人行道宽度不小于6米。
(3)人行道的最小宽度规定见《城市道路设计》。
(4)人行道横向坡度:一般为直线型,向内侧方向倾斜,坡度见教材。。
(5)人行道的横断面布置,一般为对称布置,特殊情况可非对称或单侧布置,布置形式见《城市道路设计》。
(五)绘制横断面图
横断面图的绘制,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比例尺见任务书要求。在图上应绘出红线宽度,车行道、人行道、绿带、照明等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及宽度。
,包括内容见《城市道路设计》。
,点出中心线的设计标高,见《城市道路设计》。
二、城市道路平面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就是把道路的走向及其位置确定下来。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曲线半径的选定,曲线与直线的衔接,行车视距的计算及弯道内侧障碍物的清除,沿线桥梁、道口、交叉口和广场的平面布置,道路绿化和照明布置,停车场(站)和汽车加油站公用设施的布置,最后将上述设计内容绘制成一定比例的平面图,比例尺为1:1000.
本次城市道路平面设计方法及步骤如下:
,由北向南进行,一般桩距为100米